一、制定《指導意見》的依據
加強生活垃圾處理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改善生態環境、保障人民健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將其列為建設生態強省的一項重要工作。韓俊省長指示,起草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指導性文件,全面做好相關工作。
二、制定《指導意見》的過程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立足補短板、強弱項、求實效,起草了《指導意見》,征求了市(州)人民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的意見,所有意見建議吸收采納并達成一致,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集體討論、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法律咨詢等程序。
三、主要內容及特點
《指導意見》分為總體要求、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部分。工作目標是:到2023年底,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到2025年底,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具備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能力。重點任務主要包括8個方面:
(一)加快專項規劃編制。《指導意見》提出,到2023年底,各市、縣級政府編制完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專項規劃,明確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項目。制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年度計劃,有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
(二)完善收運體系建設。《指導意見》提出,加快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相銜接的收運體系。按照分類類別布局收集容器、站點等設施,合理確定收運頻次、時間和運輸路線,新建改造垃圾轉運站40座。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模式。
(三)提升焚燒處理能力。《指導意見》提出,加快發展以焚燒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推進長春市、白城市、梅河口市、蛟河市、洮南市、舒蘭市、農安縣及九臺區等8座在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吉林市、公主嶺市等2座既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擴能改造,指導規劃中的2座新建焚燒處理設施盡快開工。
(四)推進廚余垃圾處理。《指導意見》提出,以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有序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四平市、白山市、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等3座在建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成運營,其他地級城市加快謀劃建設廚余垃圾處理設施。
(五)加強填埋設施治理。《指導意見》提出,完成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治理收尾工作,優先采取庫容騰退、生態修復等措施推進治理。撫松縣、通化縣等2座庫容已滿衛生填埋場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實施封場。
(六)規范設施運營管理。《指導意見》提出,定期開展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焚燒處理設施無害化評價,提高規范化運營管理水平。加強填埋場進場垃圾管理,合理增設或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落實運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定期開展安全檢查、
環境監測、應急演練。
(七)加大行業監管力度。《指導意見》提出,利用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和環境監管系統,加強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過程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臺賬,探索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監管,提升科學監管水平。
(八)推動技術手段創新。《指導意見》提出,加大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研發力度,推動垃圾資源化利用、分類處理、清潔焚燒、污染物控制等關鍵性技術創新發展。指導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永吉縣探索熱解氣化、水解燃料化等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應用。
原標題:《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