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初,“聲十條”先聲奪人!
噪聲污染,看不見摸不著,甚至以前人們都沒意識到這是“污染”,只是覺得“太吵了”、“煩人”。而實際上,噪聲污染屬于“感覺公害”,雖然不會在環境中留下什么有毒有害物質,但其不單單影響聽覺,還會影響精神,作用于大腦中樞神經并誘發多種疾病,高強度,持續性的噪聲污染尤其如此。
在生態環境部公開的“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中,大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基本都是分列第一第二位。雖然“聲過不留痕”,但是在生活中噪聲污染“擾民”程度只高不低,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生態環境部緊盯聲環境檢測和噪聲污染治理。
如廣場舞噪聲擾民,對個人罰款可達1000元,單位處罰上限則達到了2萬元。再如高音廣播喇叭,持續反復造成噪聲污染的最高可罰款20萬元。以及,裝修噪聲擾民,最高罰款2萬,建筑施工造成可罰款20萬,甚至機動車轟鳴也能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罰。
那么當前,
“聲十條”值得一說的還有噪聲監測。“聲十條”明確要求建立試點城市噪聲實時監測網絡,噪聲重點排污單位要依法開展噪聲自動監測,施工建設單位應按規定設置
噪聲自動監測系統,要求到2025年底,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基本具備民用航空器噪聲事件實時監測能力。同時,公共場所也開始要求根據需求設置噪聲自動監測和顯示設施,具備條件的與當地部門聯網。“聲十條”還專門單列了“提升噪聲監測能力”這一條,要求今年6月底前,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完成國家聲環境質量監測站點布設、調整;年底前,其他設區的市級城市完成相應工作。
當然,我國噪聲污染治理成效還是比較顯著的,這種污染雖然不好“治”但抓住源頭,在“防”上的效果會更好。最典型的,噪聲污染最大的來源,施工工地和交通基本占了大頭。
《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22)》顯示,2021年聲環境質量向好,全國聲環境功能區晝間達標率均有所上升,尤其是夜間,同比升高了2.8個百分點。與2020年相比,全國城市道路交通晝間噪聲強度評價為一級的城市比例升高1.5個百分點。據悉,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監測并向生態環境部報送監測 數據的功能區聲
環境監測點位有3521個,區域聲環境監測點位有51046個,道路交通聲環境監測點位有21706個。
對建筑施工噪聲,目前各地都要求施工前依法申報,施工中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并且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夜間施工需取得施工證明),全面完善施工地的噪聲自動監測體系。違反規定將嚴格處罰,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施工噪聲污染處罰案件約2.1萬起,處罰金額約2.6億元。
總的來看,噪聲污染管控的強化給噪聲監測和檢測設備行業帶來的利好較為突出。另外,具有降噪特點的設備,隔音材料和隔音產品等領域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據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月6日,企業經營范圍有噪聲業務的且歸屬生態環境與環境治理行業的企業,正常經營的有2879家,其中2022年注冊成立的占比31.4%,“專精特新”占比0.76%。
2022年,噪聲與振動控制行業的技術和市場熱點需求基本集中在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產業產值略有上升。新的一年,“聲十條”或帶來更強烈的需求,帶動電力、能源、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工業噪聲污染治理和噪聲監測市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