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地理地貌等因素影響,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是目前生態環境保護和“三農”工作的薄弱領域,農村環境整治成效亟待鞏固提升,全國尚有三分之二的行政村沒有達到環境整治要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僅為25.5%,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剛起步不久。農業面源污染物排放仍處高位,化肥農藥減量增效亟需夯實,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基礎薄弱,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的水平還不高。
2022年一年,針對農村污染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這一年,農村環境治理也開始加速。步入2023,相信農村污染治理會更上一個臺階。
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是“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之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年初,生態環境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部門聯合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
《行動方案》立足“三農”實際和發展需求,聚焦薄弱領域、重點區域,明確“十四五”期間攻堅戰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加強監督指導,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確保取得實效。《行動方案》從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膜回收行動、養殖業污染防治等5個方面,明確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重點任務安排。
2022年2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擬在各省遴選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支持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
《通知》明確,納入生態環境部農村黑臭水體國家清單名錄且農村黑臭水體面積達一定規模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以下簡稱城市),可申請納入支持范圍。城市可整合本地治理任務重、工作有基礎的縣(區、市)項目申報。申報城市納入國家級監管清單的農村黑臭水體總數應不少于10個,或總面積不低于10萬平方米。
中央財政對納入支持范圍的城市,根據項目投資額和治理黑臭水體面積給予2億元、1億元、5000萬元的分檔定額獎補,資金分年安排。原則上,對投資額≥4億元的獎補2億元,對2億元≤投資額<4億元的獎補1億元,對1億元≤投資額<2億元的獎補5000萬元。其中,按2億元獎補的城市治理面積應不低于60萬平方米,不足60萬平方米的獎補1億元;按1億元獎補的城市治理面積應不低于30萬平方米,不足30萬平方米的獎補5000萬元。
為統籌縣鄉村三級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建設和服務,進一步擴大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范圍,提升無害化處理水平,健全長效管護機制,2022年5月,住建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國家鄉村振興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管理的通知》。
《通知》要求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充分利用農村地區廣闊的資源循環與自然利用空間,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在經濟基礎較好、群眾接受程度較高的地方先行開展試點,“無廢城市”建設地區的村莊要率先實現垃圾分類、源頭減量。根據農村特點和農民生活習慣,因地制宜推進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法。加強易腐爛垃圾就地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協同推進易腐爛垃圾、廁所糞污、農業生產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位建設一批區域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做好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建立以村級回收網點為基礎、縣域或鄉鎮分揀中心為支撐的
再生資源回利用體系。強化有害垃圾收運處置,對從生活垃圾中分出并集中收集的有害垃圾,屬于危險廢物的,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相關規定進行管理,集中運送至有資質的單位規范處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創建工作,探索總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其中涉及鄉村清潔能源建設、水環境治理、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多項環保內容。
《方案》提出,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進城鄉配電網建設,提高邊遠地區供電保障能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在條件適宜地區探索建設多能互補的分布式低碳綜合能源網絡。按照先立后破、農民可承受、發展可持續的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北方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推進散煤替代,逐步提高清潔能源在農村取暖用能中的比重。
同時,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研發干旱、寒冷等地區衛生廁所適用技術和產品,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引導新改戶用廁所基本入院入室,合理規劃布局公共廁所,穩步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縣鄉村三級設施和服務,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資源化處理利用,建設一批區域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
以上為環保在線不完全統計,如有遺漏,歡迎評論區補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