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海水養殖業不斷發展,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海洋支柱產業之一,沿海11個省(區、市)從業的規模化企業達3萬余家、人員近百萬,對我國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產品保供等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近年來沿海部分區域存在海水養殖不規范發展現象,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加強監管,推進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
為支撐做好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海洋中心積極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支撐編制《關于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于2022年1月由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實施。《意見》提出嚴格環評管理和布局優化、實施養殖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監測監管和執法檢查、加強政策支持與組織實施等四個方面10項舉措,堅持問題導向、環保為民,總體按照“分區分類、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差異化監管思路,同時充分考慮海水養殖從業者經濟可接受性和技術可行性,以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海水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好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各項要求。
二是積極指導沿海地方海水養殖尾水標準制修訂工作。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相關要求,海洋中心結合前期研究成果,充分發揮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相關專家組機制,積極開展送技術、送經驗到地方,指導遼寧、江蘇、廣西、海南等地的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制修訂工作,參與廣西海水養殖尾水標準編制工作,有效推動了沿海地方海水養殖尾水排放標準的順利出臺,得到了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肯定。
三是發揮優勢做好海水養殖尾水試點監測工作。海洋中心充分發揮在監測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駐點幫扶機制,在遼寧錦州凌海針對34萬畝養殖池塘和72家工廠化養殖,根據養殖品種、養殖周期、養殖用水等特征科學制定試點監測方案,開展尾水試點監測工作,獲得第一手監測結果,為下一步海水養殖尾水治理奠定基礎,有效支撐了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養殖尾水生態環境監管需求。
四是支撐做好海水養殖尾水治理方案編制工作。根據《深化渤海(遼寧段)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和《錦州市駐點幫扶工作計劃》,結合錦州市養殖現狀,支撐編制《錦州市海水養殖尾水治理實施方案》和《錦州市海水養殖尾水監測方案》。本著“低空間、高效能、確達標”的原則,實施“四池三壩(牡蠣壩)”脫氮除磷生態工藝,可實現尾水達標排放和廢棄物的再利用,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施工收尾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原標題:系列報道 | 科學支撐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助推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