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建設,11月初,寧夏多部門聯合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方案》。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區取水總量控制在72.84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5%、1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9、力爭達到0.60,城市和縣城再生水利用率分別達到50%、35%,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力爭達到2億立方米,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體系基本建立,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重點領域節水取得明顯成效,全社會節水格局全面形成,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先行區初步建成。
文件要求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合理確定灌溉面積、推進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劃定并嚴控城鎮開發邊界,引導人口、產業和用地合理布局,不搞“攤大餅發展”。科學高效用好黃河水、當地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規水,合理確定區域經濟、產業布局和城市發展規模,以水資源剛性約束倒逼發展方式轉變。
文件指出,要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完成清水河、涇河、葫蘆河水量分配方案,明晰沿河不同縣區的支流當地水可利用量。制定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加強生態流量監測、預警、水量調度。至2025年,重點河湖生態水量(水位)保障率達到90%以上。印發《寧夏地下水管控指標方案》,明確各級行政區地下水取用水總量、水位控制指標,加強地下水開發利用管控。制定年度水量調度方案,推進精準調水,嚴格監管水量調度方案和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執行情況。
在重點領域節水方面,文件提出推進農業節水領跑,以骨干灌排工程提升改造、量測水設施完善、灌區信息化建設為重點,實施青銅峽、固海等大型灌區與葫蘆河、清水河等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升級改造,深入開展節水型灌區創建工作。推進工業節水增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高產出低耗水新型產業發展,培育壯大綠色發展動能。推進城鄉節水普及,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加快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此外,文件還明確,要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以現有污水處理廠為基礎,合理布局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在再生水管網未覆蓋區域,推廣建設分布式污水處理回用一體化設施。工業冷卻、生態用水、市政雜用以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洗車等服務業非接觸性用水優先使用再生水,農業灌溉鼓勵使用水質符合條件的再生水。鼓勵工業園區與市政再生水生產運營單位合作,實施點對點供水。開展污水資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再生水確權交易試點建設。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構建自凈自滲、蓄泄得當、排用結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環系統。鼓勵采用直接利用、咸淡混用和咸淡輪用等方式,將苦咸水用于農業灌溉和景觀綠化。
文件全文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