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全省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暨封閉式料倉建設現場會”在泰州靖江港新港作業區順利召開,會議專題布置、專項安排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和封閉式料倉建設工作。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吳永宏,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天琦,泰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英劍波主持會議。省環保集團總經理許峰代表技術支撐單位做主旨發言。
會議指出,江蘇省港口碼頭封閉式料倉建設工作是大氣源頭治理的重大舉措,是全國港口碼頭污染防治的先行之舉,是現代化港口碼頭建設的有效途徑。此舉將成為江蘇省長江大保護的鮮明特色亮點,成為江蘇重點流域沿岸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將有力支撐江蘇省交通運輸現代化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建設。會議要求,各相關單位按照《江蘇省港口與船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扎實推進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和封閉式料倉建設工作,加快提升港口碼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污染防治水平,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省規模以上干散貨港口適宜建設的,2023年底前力爭實現封閉式料倉和封閉式皮帶廊道運輸系統全覆蓋。
作為江蘇省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技術支撐牽頭單位,省環保集團與省港口集團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港口航運生態環境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合作,包括綠色港口發展規劃、港口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港口企業大氣及水污染防治工程、監測監控、環保管家等全流程、全要素、多層次的技術支撐工作。服務了鎮江港集團、蘇州港太倉港區、深國際物流中心、常州錄安洲碼頭、華能太倉碼頭二期、揚中長旺碼頭等一批港口碼頭企業。今年8月,省環保集團參與調研全省163家規模以上干散貨港口碼頭堆場污染防治現狀,梳理了相關港口碼頭企業的堆場封閉治理規劃及存在的難點,為我省干散貨港口碼頭大氣污染精細化防控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省環保集團將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和省生態環境廳的工作部署,聚焦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做好以下幾方面支撐性工作:
繼續強化基礎設施在源頭治理中的支撐性作用
進一步深化與省港口集團戰略合作,扎實做好鎮江港務集團、蘇州港太倉港區、深國際物流中心、常州錄安洲碼頭等現有合作項目,積極探索EOD項目整體策劃,爭取政策與專項資金支持,打通從規劃到項目的轉化途徑,助力全省港口綠色低碳發展。
繼續強化技術創新在源頭治理中的引領性作用
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港口碼頭污染治理技術研發,著力解決企業堆場封閉、雨污水綜合治理等技術難題,在技術評估、規劃引領、精準治理、示范打造上全力做好保障,推進重大環保項目規劃實施。
繼續強化智慧管控在源頭治理中的賦能性作用
推廣集團在港口碼頭揚塵治理領的“管、控、治”一體化綜合治理模式,將空氣質量管控與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有機融合,實現“人防”向“智防”、“被動應急”向“主動防控”的轉變,全面提升企業環境風險監測預警防控能力和揚塵污染精細化治理水平。
省環保集團將繼續通過科技創新、優化設計、過程管控、政策爭取、降本增效來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協同并進。針對加強港口碼頭大氣污染物防治設施的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和監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依托,為全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省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原標題:助力港口綠色發展 | 省環保集團全力支撐省港口碼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