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有關部門在對2021年海水利用情況調查、統計和分析的基礎上,最終組織編制了《2021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下稱“《報告》”),并于2022年9月27日公開發布。
該《報告》涉及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等多個海水利用方式。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44個,工程規模1856433噸/日,比2020年增加了205350噸/日;年海水冷卻用水量1775.07億噸,比2020年增加了76.93億噸;新發布海水利用標準9項,包括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5項。
海水淡化
截至2021年底,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144個,工程規模1856433噸/日,比2020年增加了205350噸/日。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5個,工程規模1647248噸/日;千噸級及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個,工程規模198466噸/日;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7個,工程規模10719噸/日。
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其中,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的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島地區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天津、青島2個沿海城市。2021年,新增用于工業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主要是為化工、電力等高耗水行業提供高品質用水;新增用于生活用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主要是為廣東省、福建省缺水海島和浙江省抗旱應急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供給。
海水直接利用
2021年,沿海核電、火電、鋼鐵、石化等行業海水冷卻用水量穩步增長。據測算,2021年全國海水冷卻用水量1775.07億噸,比2020年增加了76.93億噸。
國內海水直流冷卻技術成熟,主要應用于沿海電力、石化和鋼鐵等行業。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在沿海推廣應用,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海水循環冷卻工程22個,總循環量為193.48萬噸/小時。2021年無新增海水循環冷卻工程。
海水化學資源利用
2021年,除海水制鹽外,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產品主要包括溴素、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鉀,生產企業主要分布于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福建省和海南省等地。(《報告》全文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