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可以說是近幾年在新聞中高頻出現的詞語了。隨著國家政策推進,如今我們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細節都與“雙碳”關聯在一起,“低碳”與“新能源”更因此成為了我們茶余飯后談資的話題。盡管作為老百姓,談到這些無非就是電動汽車、環保袋這類民生話題,但是背后卻反應了在公民教育這一大環境下,國家對于“雙碳”的重視程度,以及大眾多余環保的上心程度。
但是即便如此,目前的“雙碳”其實還是以“減碳排”為主,無論是發展清潔能源,還是推進新材料發展,目的都是為了減少化石燃料以及煤炭資源的使用,從而降低碳排放的量。但從長遠考慮,除了要“減碳排”,固碳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事實上,目前針對固碳各國都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方案,像是頗受關注的碳掩埋技術,而從實際實施層面來說,各國近年來開始強化林木業建設,強調綠色固碳發現也足以看出社會對于碳中和的重視程度。但實事求是地說,在如今甚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能源層面完全擺脫碳排放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目前涉及到碳排放的能源項目太多,想要實現轉型不但需要創新技術的支持,更需要相關產品鏈的更新換代。那么有沒有可能將固碳和能源發展聯系得更加密切呢?一款新產品的出現或許給出了答案。
據悉,近日,5千瓦級二氧化碳電解及其可逆一體機樣機在寧波下線,該設備可以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一氧化碳與氧氣,用于制備乙烯和乙醇,轉化率可達42%,電解綜合能量轉化效率達95%以上。更直觀地來說就是每工作1小時,可以實現1.5到2.1立方米二氧化碳的轉化工作。
而這項技術的價值在于,實現了能源環節中,二氧化碳資源的循環利用,這也使得在能源使用的過程中,二氧化碳不再是單向釋放,并且收集來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有效的轉化并應用起來。
此外,和近年來較為的氫能產業也有所聯系。氫能的發展方向還是“綠氫”,但是“綠氫”技術門檻高,建設背景復雜,因此相關企業都暫時將目光放在“藍氫”上,即將氫能生產中可能產生的二氧化碳都進行合理的固碳處理,確保生產氫能同時不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
當然,這項技術目前還是一個發展中的狀態,一方面關于二氧化碳電解及其可逆一體機核心部件的波動性、可逆性等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產品的前期成本非常高,盡管易耗部件成本低,定期維護并不會造成成本浪費,但是想要普及還需要進一步的壓縮使用門檻。不過它的出現,卻為雙碳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為國內二氧化碳資源的循環利用,打開了新的思路。
原標題:二氧化碳也能做燃料?新技術或將活用二氧化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