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加快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成為社會共識,氫能便是其中之一。我國對于氫能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25年達到10~20萬噸的制氫能力。
交通是氫能應用的重點領域之一。氫氣可以通過燃料電池的方式為車輛提供動力。商用車是氫能車市場的主要賽道,其中重卡是氫燃料電池的理想應用場景之一。受政策影響,我國去年年末實現上牌的氫燃料電池重卡車企已有10家。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測,到2050年,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重卡和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分別將達40%、10%、75%和12%。
我國發展氫能汽車的優勢
1、氫能產業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年制氫產量約為3300萬噸,其中達到工業氫氣質量標準的約1200萬噸。
2、氫氣需求不斷攀升。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2030年中國氫氣年需求量將提高到3715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達到約5%左右,到2060年中國氫氣年需求量將增加到約1.3億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達到約20%左右。
3、氫能在運輸方面表現出色。相較于鋰電池,氫燃料電池更能滿足長續、高溫、高寒等條件。隨著氫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有望形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與鋰電池純電動汽車的互補發展模式。
除了氫能汽車之外,氫能列車也有望成為氫能規?;瘧脠鼍?。日前,德國首條運行氫能雷車的鐵路線路在北部下薩克森州正式啟用。據設計該列車的阿爾斯通公司介紹,這種列車的續航能力為10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1公斤氫氣可替代約4.5公里的柴油,對節約資源有著重要意義。
氫源有待優化,促進綠氫、廢電制氫的規模增長
氫能本身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燃燒產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但制氫的過程是否清潔成為了業內討論的重點。
目前,我國制氫的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一是以煤炭、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氫,這是目前我國主要的氫源,其中煤制氫占62%,天然氣制氫占19%;二是以焦爐煤氣、氯堿尾氣為代表的工業副產氣制氫;三是以電解水制氫,僅占1%左右。
從制氫技術路線可以看出,以煤炭、天然氣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氫是我國的主要氫源,要積極引導氫氣生產制備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綠氫、廢電制氫的規模增長并解決電解水和氫轉化為電過程中的能量損耗問題。
對于氫能整個產業鏈來說,我國目前已經全面發力,在氫能技術創新、電解水制氫裝置、氫能儲運設備和燃料電池方面,均已經掌握了一批先進技術,某些高端制氫裝備正在逐步推向市場,正在形成“制儲輸用”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狀態,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消納提供解決方案。
原標題:滲透率不斷攀升,綠色交通發展還須“氫”助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