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航天環保工程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落戶臺州臨海。該研究院由臨海與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這背景杠杠的,要研究的內容可也不簡單。
據悉,航天環保工程技術研究院將深入開展工業廢鹽的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處理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第一階段,聚焦工業廢鹽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產業;第二階段,在大氣及水污染防治、固廢處置及資源化、土壤修復、低碳氫能、智慧環保和環境監測等領域進行研發和項目孵化探索;第三階段,產生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
工業廢鹽,這到底是何方神圣?


(來源: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
很多工業行業都會有產鹽環節,包括化工、制藥、農化、煤化工等,并且大多以混鹽和雜鹽的形式出現。而眾所周知,高鹽廢水處置是世界性難題,在安全和無害化的前提下,現在更進一步在尋求廢鹽利用路徑,一方面契合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是經濟效益的突破,一舉多得。
在剛剛結束的
“綠色好技術走進化工園區線上路演”中,天俱時副總工程師、陳平實驗室主任邢佳楓就在作《高鹽高COD污水處理及資源化技術》主題分享表示,隨污水直接排放掉的無機鹽是重要的化工產品,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嚴重。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廢鹽綜合利用處置技術研究基礎非常薄弱,缺乏成熟技術支撐,所以這將是未來幾年環保行業技術研究的重點。
邢佳楓也提到了,目前常用納濾膜、反滲透膜、電滲析膜等膜法工藝實現不同鹽的分離,利用混鹽體系多元熱力學相圖進行不同溶解廢鹽的分離。
首先,必須意識到,工業廢鹽是相關行業,尤其是石油和化工行業面臨的相當棘手的一類危廢處置問題。中國化工環保協會秘書長曾透露,全行業每年產生的廢鹽規模達到1000萬噸,如需無害化處置不僅工序多而且成本高。而近年來,我國廢鹽產生量更有上漲之勢,相關機構預計年產量能達到3000萬噸,但廢鹽處置卻仍是個“卡脖子”問題。
其次,從背景出發就知道,為什么要探索工業廢鹽資源化利用渠道。本身具有成分復雜、來源廣泛、毒性大等特點的工業廢鹽目前可以用有機物氧化技術、焚燒、高溫熱熔融、有機物碳化熱解法等工藝進行處置。不過,即使能夠較徹底地去除有機物,但仍有一些明顯的不足,包括腐蝕程度高,熱解不充分,傳質傳熱效率低,回收率低等,這也導致目前我國工業廢鹽處置主要的處置方式還是填埋。
不用說也知道,填埋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業界給出了幾個方向的基本建議:①要完善工業廢鹽資源化處置的規范標準(目前還只有煤化工有一項廢鹽利用團體標準);②要開發創新穩定適用,成本合理的工業廢鹽資源利用工藝;③在工業園區推行廢鹽集中資源化處置。
總的來說,我國目前非常重視危險廢棄物處置問題,無論是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危廢,還是抓危廢處置臺賬,或者緊盯危險廢棄物運輸和轉移,推動工業固體廢棄物向資源利用方向發展等等,這對工業廢鹽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來說都是好消息。至于環保企業是否能搶抓到這波機遇,那就要各憑本事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