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公開,要求“十四五”期間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
其中提到,要突破碳捕集利用封存關鍵核心技術,要求到2030年,鋼鐵行業富氫碳循環高爐冶煉、氫基豎爐直接還原鐵、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技術取得突破應用。同時,方案還提出,到2025年,要實現建材行業窯爐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產業化示范,加快部署石化化工行業大規模碳捕集利用封存產業化示范項目。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獲、利用與封存,一個在雙碳目標下被普遍認可,并將全面替代CCS(碳捕集與封存)的新興技術,其利用方向是二氧化碳基聚合物,但存在的技術難點也不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成本,由成本引發的連鎖問題是需求,另外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則是風險。
據了解,目前火電行業安裝碳捕集裝置會在每kwh的基礎上增加3毛到4毛錢,而煤氣化成本或增加1成到4成左右。這還僅僅是碳捕集,那還有碳運輸,噸公里運費大約能達到1塊以上,這都還沒算碳捕集和封存設備、場地的固定成本和維護費用。有公開研究顯示,國外碳捕集噸成本在75到500元左右(不算運輸和封存成本),我國低濃度碳捕集大約是其2倍到4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研究報告則指出,想要大規模普及CCUS,噸成本要降到170到200元左右才可能實現。
為此,CCUS發展的關鍵還是在于工藝和產業鏈。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技術,我國CCUS成本高,規模小的現狀需要加速改變,盡快從探索和試驗中走向商業化運行,這需要從制度、規模、模式等各方面進行攻關,建立穩定成熟的市場機制。
據國際能源署測算,到2030年,CCUS投資需要增加1600億美元,到2050年需要額外投資2.5萬億到3萬億美元,相當于20萬億元人民幣。即,整個CCUS產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待發掘。目前,已經有環保企業搶先入局。
如龍凈環保,其與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開展技術合作,完成了平湖臨港能源垃圾發電廠的垃圾焚燒煙氣胺法碳捕集首套工程示范項目。據悉,系統CO2捕集效率可達95%以上,再生能耗可至2.6GJ/yCO2。
當然,鋼鐵、化工、石油、能源等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和央企的步伐還要更快一些。如延長石油30萬噸/年CO2捕集項目,其碳捕集成本僅為105元/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樹101先導試驗區,即其首個CCUS示范工程,現已累計減碳100萬噸;中海油月余前完成了首個海上碳捕獲和存儲項目,每年能夠存儲30多萬噸溫室氣體......
未來,如何降低碳捕集和封存成本,大幅提升碳利用價值和經濟效益,會成為CCUS行業破題的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