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貝是嵊泗海水養殖的主打產品,擁有1486公頃的養殖面積,約10萬噸的年產量和近6億元的年產值規模。但隨著貽貝產業日益發展,養殖泡沫污染、貽貝殼污染等問題也逐步成為產業發展的病疾。為扎實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嵊泗聚焦貽貝養殖、生產加工、廢物利用等環節,全身心打造貽貝無廢產業鏈。
一是聚焦塑料污染治理,全力打造無廢養殖海域。
藍色大海上,星星點點的浮球,是東部鄉鎮海域的標志性畫面。以前,貽貝養殖大多采用的是泡沫浮球,一旦解體后容易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泡沫殘渣隨著海浪逐步堆積在沙灘上,影響旅游環境。為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藍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嵊泗縣加大新型浮球研發推廣,出臺浮球替換財政補貼政策,制訂《嵊泗縣海水養殖泡沫浮球整治工作方案》《嵊泗縣海水養殖泡沫浮球整治工作補充意見》,明確自2020年2月1日起,禁止在海水養殖活動中新增泡沫浮球,至2022年底逐步取締原有300多萬個一次性白色泡沫浮球,全面完成新型環保養殖浮球的替代。按照嵊泗原有貽貝養殖白色泡沫浮球的使用規模,以每年10%自然淘汰比例計算,每年可直接減少210噸、17000立方的廢棄白色泡沫產生,對改善養殖海區生態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二是聚焦“美麗海灣”建設,治水與治廢并重。
落實《嵊泗縣貽貝養殖行業清洗水生態循環利用方案》,改變原來貽貝清洗加工無序、粗獷的排放方式,有效改善貽貝清洗水對周邊海域水質的感觀影響,還藍色海灣水質以清凈。落實海灘保潔制度,由貽貝清洗戶負責,對貽貝清洗加工區遺漏入海的貽貝殼,進行集中收集和清理,保持海灘環境日常潔凈。
三是聚焦“變廢為寶”,積極探索貽貝殼綜合利用技術。
通過“產學研”模式,攻關以廢棄貽貝殼為原料生物產品研發,探索研發微納米果蔬凈、納米防凍劑、土壤改良劑、飼料添加劑等生物制品。目前,該縣僅飼料添加劑一項就可每年消納貽貝殼6000余噸,基本解決貽貝殼處置利用問題。
四是聚焦固碳增匯,激發海洋藍碳新動能。
全面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決策部署,聚焦海洋碳匯資源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碳匯富民,開展貽貝人工養殖固碳項目研究。經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核查,2020年度嵊泗縣以貽貝為代表的碳匯養殖固碳總量達11934.32噸,平均每公頃每年固碳量為8.18噸,有良好的碳減排成效。目前,嵊泗正探索開展貽貝養殖碳匯收儲交易工作,吸引銀行、保險等更多金融機構參與海洋碳匯交易。
五是聚焦數字賦能,推動貽貝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智慧養殖云平臺動力引擎,結合養殖桁地確權數據,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技術開展養殖海域圖像智能識別分析,有效歸集縣域范圍內的海上養殖桁地養殖戶、面積、品種、保險購買情況、協議簽訂情況、養殖漁船等信息,形成數據資產;及時發現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實現養殖面積變化監測預警、養殖密度預警、浮球規范使用預警等功能,助力海洋生態環境改善。
原標題:聚焦“無廢”嵊泗 全身心打造貽貝無廢產業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