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工信部在對“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6894號建議”的答復中透露,為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在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如火如荼舉辦的同時,還將繼續啟動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
根據工信部2021年初制定的《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到2035年,我國公共領域用車就將全面實現電動化,燃料電池車實現商業化應用。為此,工信部表示,擬加快試點城市申報工作,并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獎補支持政策,以公共領域電動化帶動個人消費。
一般來說,公共領域車輛主要有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使用頻率高、燃油消耗量大,在全部機動車類型中占比較大。因此,推進公共領域用車實現新能源化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對新能源汽車消費起到較強的帶動作用。
《2021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擁有城市公共汽電車70.9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0.7%。其中,純電動車41.95萬輛、增長10.8%,占整個城市公共汽電車比重為59.1%、提高5.4個百分點,占比超過燃油車及混合動力車等的總和。
不過,機構研究發現,公交、出租、物流、環衛等不同領域的車輛新能源化比例仍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按交通運輸部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出租車的比例在行中的占比也僅為35%左右,新能源環衛車滲透率可提升至15%左右。
很顯然,當前情況距《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該文件提到: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力爭經過15 年的持續努力,實現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考慮到地區、行業的不平衡性,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城市公共領域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與路徑研究》給出了分階段、分層級的推出時間表:預計在全國75個重點城市中,公交車與出租車最晚于2028年推出,物流車和環衛將最晚于2032年退出。
為加快實現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各地亦根據實情推出了不同的方案。如,內蒙古在2022年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中提到,擬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交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快速物流配送車輛、公務車輛、出租車輛及網約車領域新能源汽車占比都不低于30%;成都市在優化交通運輸結構相關文件中提到,可對新能源建筑垃圾運輸車給予最高達30萬元/車的資金獎勵。
整體而言,各地均對新增公共領域車輛提出了新能源比例要求,隨著相關項目落地,新能源在公共交通領域滲透率還將進一步提升,且隨著各地對出租、物流、環衛等重視程度日增,有關市場空間還有望進一步打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