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展成效發布會召開。該發布會透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分六批完成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個部門和6家中央企業的督察。
歷時約3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算是基本宣告結束。7月23日,生態環境部集中發布了一批督察整改落實情況。浙江省、北京市、天津市公開了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落實情況,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也披露了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情況。
北京——
2021年2月2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北京市反饋了督察意見,北京市相關部門于2月4日召開全市動員大會開始部署整改工作。2021年北京市督察整改落實情況如下:
完成一般制造業疏解提質項目108個,退出區域性批發市場8家,拆除違法建設2801萬平方米,推進小米產業園等61個高精尖項目開工建設。
累計淘汰國Ⅲ標準汽油車10.7萬輛,新能源車保有量達50.7萬輛,全市降塵量下降到4.1噸/平方公里·月(扣除沙塵影響),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5.8%等。
天津——
2021年2月5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天津市反饋督察報告,移交責任追究問題清單及案卷。截至目前,14項整改任務已完成,其他任務按時有序推進;2917件群眾信訪舉報問題,完全辦結2795件、階段性辦結122件。詳情如下:
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2.2萬家,率先完成煤電機組100%“清潔化”改造。推進153公里海岸線“藍色海灣”整治修復,整治岸線4.78公里、修復濱海濕地531.87公頃。渤海水質優良率提高到70.4%,渤海灣天津段藍色碳匯總量增長9%等。
浙江——
2021年2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了督察意見。目前,第二輪督察47項整改任務,已完成整改28項;剩余19項整改任務中,按整改方案要求2022年底完成整改12項、2023年底完成整改3項、需長期堅持的整改任務4項,均按時間進度推進;督察組交辦的4641件信訪件,已完成整改4597件,完成率99.1%。詳情如下:
2021年全省淘汰落后和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業5479家,新增10個省級綠色低碳工業園區、100家省級綠色低碳工廠。完成1460個治氣項目,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11280輛,更新替代新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1888輛。完成44個重點工業園區、1106個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
2020年以來,組織修復污染地塊53個、治理污染土壤和地下水227.3萬立方米,全省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累計建成“無廢城市細胞”2175個。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總能力達1215萬噸/年等。
中國鋁業集團——
2021年2月1日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公司反饋了督察報告,企業整改情況公開如下: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7項問題204條整改措施已整改完成162條,整改完成率達到79%,超出計劃目標19個百分點;2021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低于計劃值48.8個百分點、72.3個百分點;礦山修復治理率高于計劃值17.8個百分點,危險廢物合規處置率實現了100%。
累計完成21臺焙燒爐、12臺熟料窯顆粒物,21臺焙燒爐、6臺熟料窯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改造,47臺火電鍋爐的超低排放改造,51家企業工業廢水零排放改造,74座堆場的防風抑塵設施改造,建設了105個“棚化”設施,修復治理了2433公頃礦山,合規處置歷史遺留的電解槽大修渣和炭渣25000余噸。與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存在重疊的采探礦權整改完成50%;2021年再生鋁投入量較2020年提高11.8%等。
中國建材集團——
2021年1月29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企業反饋督察意見。整改詳情如下:
截至2021年底,中國建材集團按照反饋意見提出的46項整改任務中,34項已經完成整改,12項任務達到序時進度,并持續推進。
此外,企業還自上而下逐級建立完善生態環保責任制,集團涉及生產制造與工程建設類企業生態環保責任制覆蓋率達到100%。形成了分級監管工作模式,分級明確輿情監控與環保問題整改和督辦的形式,構建起了更加完善的日常監督管理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