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召開部務會,會上審議了多份文件,《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也在其中。
負責人指出,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是提升公路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的重要舉措。
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充電配套需求量攀升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截至2022年4月下旬,全國已有310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有充換電基礎設施,共投放充電樁約13374個,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地區,西部及東北地區覆蓋率相對較低。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正猛,滲透率不斷提升。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增長1.2倍,市場滲透率達21.6%,再創新高。充電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配套,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一環,需求量隨之增加,“一樁難求”的現象一度引起廣泛討論。
再來看一組數據:如按3:1車樁比測算,預計到“十四五”末,公共+私人總充電樁保有量需達到930萬臺,累計投資規模在1600億元左右。而直到今年上半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數為391.8萬臺。
這就意味著,要想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在未來3-4年間,至少應新增超500萬臺充電設施。在眾多補能形式中,以公路沿線充電設施為代表的公共充電樁,無疑將占到很大比重。
政策驅動優勢盡顯,充電設施“新基建”風口已至
今年4月,交通運輸部正式起草《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并向各方征求意見,不到三個月時間,該文件已進入審議階段,預計落地實施進程也將加快。此前就有報道稱,交通運輸部始終高度重視公路沿線充電設施建設工作,在2021年,其還將綠色出行“續航工程”列為交通運輸更加貼近民生實事之一。
在2022年定調“穩增長”的背景下,作為“新基建”系列,充電樁、換電站等或將成為基建促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產業鏈有望迎來發展風口。
對此,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研究確定,擬按照“樁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廣泛覆蓋、適度超前;通用開放、智能高效”的原則,加快構建“固定充電設施為主體,移動充電設施為補充”的公路沿線充電設施網絡。
有關券商認為,“里程焦慮”始終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過程中的軟肋,為更好地支撐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亟需國家層面統籌推進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建設,以打通產業鏈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