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地球科學家Simon Redfern團隊的研究顯示,全球升溫對加速甲烷排放的影響比以前估計的要大四倍,不僅會加速產生甲烷,還會減緩甲烷清除速度,“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極端和危險”。
以前我們總在盯著CO2、SO2、O3,誰曾想CH?(甲烷)的危險指數悄然上升。
這是一種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但其升溫效應是后者的20倍之多。也就是說,如果仍放縱甲烷排放,其催化升溫效應,氣候變暖又將“反哺”甲烷排放,這之間是可以實現“相輔相成”的。當然,這聽上去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就甲烷來說,其本身就是天然氣,沼氣,坑氣等的主要成分,餐廚垃圾和畜禽養殖糞污,以及農村糞污資源化出路之一就是制沼,其作為燃料能廣泛適用于民用和工業領域,因此能夠回收再利用也是較好的解決方案之一。
那么除此之外,通過轉化實現甲烷減排,也會成為解決方案之一。
如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領頭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利用光和光催化材料,可以使用新型金屬有機框架(MOF)催化材料和可見光在常溫常壓下驅動甲烷形成液態甲醇,相較于傳統需要高溫高壓的轉化方式能源消耗更小。
再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謝毅院士、孫永福教授研究團隊設計了由兩種不同金屬氧化物組成的二維平面內Z型異質結構,將CH4轉化為CH3OH,在ZnO/Fe2O3多孔納米片上CH3OH的選擇性高達近100%,產率為178.3 μmol-1 gcat-1。
據說,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甲烷結合方面取得了關鍵突破。研究發現,甲烷會與以鋨金屬為中心的物種相互作用,形成相對穩定的鋨-甲烷復合體,并且這種綜合體呈現較為穩定的特質,幫助設計催化劑,有可能將甲烷轉化為更有合成價值的化合物。
與二氧化碳一樣,甲烷減排的緊迫性絲毫不弱。之前就有消息稱,參議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席對外宣稱,甲烷排放收費或有望納入民主黨的開支法案中)(針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我國《固定污染源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環境空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直接進樣-氣相色譜法》、《環境空氣和廢氣 總烴、甲烷和非甲烷總烴便攜式監測儀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固定污染源廢氣非甲烷總烴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關于控制副產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固定污染源廢氣中非甲烷總烴排放連續監測技術指南 ( 試 行 )》等均已落地,相關規范均在逐步健全中。
此前生態環境部曾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的建議中回復,將與相關省市探索實施甲烷排放控制相關政策,推進重點煤炭礦區甲烷抽采利用示范項目建設,加強低濃度瓦斯安全利用技術研究和推廣,進一步完善瓦斯排放約束機制。
迎難而上,這將是我國在未來中長期內實現“雙碳”目標的真實寫照,甲烷減排作為重點和難點之一,雖非易事但會堅決采取嚴格的措施,加大管控力度。我國已經在計劃中提到,將開展甲烷排放控制研究,推動出臺中國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加強重點領域甲烷排放的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以及鼓勵先行先試,加強國際合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