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制修訂情況
01
生態環境部對《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生態環境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水質 黃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見稿)》《固定污染源廢氣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測定 液相色譜法(征求意見稿)》《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 入海排污口設置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放射性固體廢物近地表處置安全分析報告格式與內容(征求意見稿)》《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目標值制定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等6項生態環境技術標準及《固體廢物分類目錄(征求意見稿)》《進口貨物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程序(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生態環境部發布4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4項標準化文件和1項工作規程,具體見下表。
02 自然資源部對《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編制規程》(報批稿)《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驗收規范》(報批稿)兩項行業標準進行公示。
03 工信部對《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征求意見稿)進行征求意見,對《樂器有害物質限量》(報批稿)進行公示。
04 住建部對《鉛鋅冶煉廠工藝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等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長三角地區標準制修訂情況
01 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自來水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02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對《電鍍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固定污染源廢氣 顆粒物快速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等3項標準征求意見;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濱海鹽堿地生態化整治技術規程》進行報批公示。
03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濱海濕地水鳥棲息地恢復技術規程》(DB33/T 2504—2022),對《畜禽糞便收集處理中心建設規范》《公共機構“零碳”管理與評價規范》《海藻場建設及調查與評價技術規范》《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技術指南 第1部分:總則》《自然災害受損竹林恢復技術規程》等標準進行報批公示。下達2022 年第二批浙江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立項。《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通過專家技術評審。
04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廢線路板綜合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技術導則》等3項地方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并發布22項生態環境標準,具體見下表。
標準化相關政策
01
6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指出“要建立健全數據治理制度和標準體系;充分發揮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作用,促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推進數據開發利用、系統整合共享、共性辦公應用、關鍵政務應用等標準制定,持續完善已有關鍵標準,推動構建多維標準規范體系;加大數字政府標準推廣執行力度,建立評估驗證機制,提升應用水平,以標準化促進數字政府建設規范化;研究設立全國數字政府標準化技術組織,統籌推進數字政府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完善數據治理標準規范,制定數據分類分級標準,提升數據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02
6月13日,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完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制修訂相關排放標準,強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研究制訂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制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可行技術指南、監測技術指南。完善汽車等移動源排放標準,推動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綠色發展政策溝通,加強減污降碳政策、標準聯通”。
03
6月7日,生態環境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提出“完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將適應氣候變化有效融入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制修訂過程。結合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評估情況,對現行技術標準進行復審,依據復審情況及時修訂,逐步完善與氣候變化相適應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結合對中長期氣候變化趨勢的預估,編制未來工程技術標準調整和修訂計劃并開展預研究”“根據氣候變化對城市降水、溫濕度、風速、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和地基基礎穩定性的影響,制定或修訂城市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風、墻體強度和地基穩定等方面的建設標準”“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標準研究”。
04
6月15日,生態環境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規劃提出“支持對汾河等污染治理壓力較大的流域和煤化工等重點行業,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雙超雙有高耗能’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在有條件地區適時推進頒布地方清潔生產標準或指標體系”。
05
6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門印發《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完善工業節水標準體系。構建多方協同推進的節水標準工作機制,依托節水領域標準化技術組織,統籌完善節水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體系。編制工業節水標準制修訂計劃,聚焦重點用水行業,加快制修訂節水管理、節水型企業、用水定額、水平衡測試、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等標準,探索制定節水型工業園區評價標準。加強節水行業的標準采信,推進重點標準技術水平評價,建立標準實施動態反饋機制。鼓勵制定高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通過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等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節水團體標準推廣應用。鼓勵參與節水領域國際標準化活動,共同制定國際標準。到2025年,制修訂100項節水標準,用水定額、節水型企業等標準基本覆蓋重點用水行業”。
06
6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6部門印發《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加快完善節能提效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工業節能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強化節能監督管理和診斷服務,夯實工業能效提升基礎”“分行業領域培育一批節能診斷服務市場化組織及專家團隊,編制發布節能診斷服務指南和標準”“健全完善工業節能標準體系。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節能提效技術革新需求,推動制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以及技術規范、運行測試、監測管理等領域節能標準,擴大節能標準覆蓋范圍。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診斷、監測與服務等配套標準。完善標準動態更新機制,不斷提高能效準入門檻。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嚴格的企業節能標準”。
07
6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消費〔2022〕68號),指出“要優化標準體系建設。圍繞產品安全、質量提升、節能節水環保、網絡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快家用電器、家具、照明電器、嬰童用品等領域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優化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供給。加快適用國際標準轉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加大食品、皮革、造紙、電池、陶瓷、日用玻璃等行業節能降耗和減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額和污染排放標準,樹立能耗環保標桿企業,推動能效環保對標達標”“在制革、制鞋、油墨、家具等行業,加大低(無)揮發性有機物(VOCs)含量原輔材料的源頭替代力度,推廣低揮發性無鉛有機溶劑工藝和裝備,加快產品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含量限值標準制修訂”“完善綠色工廠評價、節水節能規范等標準,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08
6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22〕39號),指出“要堅持生態優先,科學評價新能源項目生態環境影響和效益,研究出臺光伏治沙等生態修復類新能源項目設計、施工、運維等標準規范”。
09
6月,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農科教發〔2022〕2號),方案提出“健全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標準體系,制修訂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
10
6月16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江蘇省市場監管局、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2022年長三角區域統一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申報指南》,指南提出“2022年度長三角節能環保領域地方標準項目的申報范圍和立項重點是支撐‘生態環境共保聯洽’的生態環境風險管控、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環境監測、綠色創新技術等”。
原標題:6月生態環境標準化有哪些工作動態?一起來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