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州市緊緊扭住四大調整主線,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統籌發力,全面鞏固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成果。
01 全面優化產業結構升級。
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壓實網格化監管責任。累計完成2310 家“散亂污”企業清理整頓和提升工作;完成靈璧縣板材集群、埇橋區板材工業園VOC治理工藝改造升級;完成電力生產、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電池制造、肥料制造等 14 個行業;深化 6 家煤礦、2 家水泥企業、61 家磚瓦窯等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的排查整治;加快推進 6 家省級工業園區集中供熱或清潔能源供熱建設。
02 加速推進能源結構清潔替代。
完成散煤治理 1.9 萬戶,煤改氣 3 萬戶;建設3個清潔煤生產企業,推廣潔凈煤替代散煤,替代24個鄉鎮原煤使用;加強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劣質煤流通、銷售和使用,煤質抽檢覆蓋率達到90%;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新增四個鄉鎮,面積擴大約22%;實現全市煤炭消費總量削減27萬噸。完成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108 蒸噸,實現35 蒸噸以上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立燃氣鍋爐低氮改造清單,完成50%的燃氣鍋爐改造;建立生物質鍋爐清單,取締家生物質鍋爐,其他生物質鍋爐實施高效除塵改造。
03 構建新型綠色交通體系。
扎實推進大宗貨物“公轉鐵”。新增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城市物流車輛中新能源車比例達到80%。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淘汰國3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推廣使用電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強化油品質量監管,實現全市加油站(點)抽檢車用汽柴油年度全覆蓋;推進“油改氣”出租車尾氣達標檢驗,未達標車輛逐步淘汰;依托黑煙車科技監測建設成果,構建超標柴油車黑名單,將黑煙抓拍、路檢執法發現的超標車輛納入黑名單,實現動態管理,嚴禁超標車輛上路行駛、進出重點用車企業;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
04 科學管控用地結構。
強化建設項目揚塵管控,完成全市 74 家非煤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要求。放大智慧工地監管試點成效,完善全市施工工地揚塵管控清單,通過推深網格化監管和綜合督查考核,倒逼主城區揚塵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提檔升級;結合國家級文明城市創建,擴大“水洗宿州”和“以克論凈”覆蓋面,綜合提升城區保潔水平。市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縣城建成區達到86%;嚴格渣土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強化市、區兩級聯動,頂格處罰違規渣土運輸行為。納入名錄管理的渣土運輸車輛的密閉化率、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均達到 100%;建全五級聯保網格化監管制度,鞏固提升夏秋秸稈綜禁成果,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
05 深化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
充分發揮“一市一策”課題攻關科研優勢,完成經開區12家VOC重點企業工業改造和治理升級。完成全市包裝印刷企業低 VOCs 含量油墨替代。建成8 家化工企業、2家包裝印刷企業等建設適宜高效的治污設施,安裝 VOCs 自動監控設施5臺套。建立健全走航監測、專家會商、溯源解析工作機制,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系統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原標題:宿州市五大領域大氣治理推進有序有力成效明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