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黃山市人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黃山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規劃》主要內容以及《規劃》實施進展情況。
發布會實錄詳情如下:
一、《規劃》主要內容
(一)建設指標
《規劃》從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個方面設定了18項指標,其中,11項約束性指標均為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有8項已經明確。主要指標分別為PM2.5年均濃度值控制在19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地表水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為100%,無劣V類地表水。7項預期性指標中,1項為我市增設的特色指標,即出境斷面達到Ⅱ類水比例達到100%。1項為省下達的目標任務,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為38.24%;1項與省規劃保持一致,即生態質量指數(EQI)穩中向好。其余指標按省下達任務完成。
(二)重點任務
《規劃》立足我市實際,把“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貫穿全篇的主線,將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加快建立“兩山”轉化黃山路徑、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放在重要位置,謀劃確定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八項主要任務:一是服務全面綠色發展;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三是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四是保持生態環境質量優良。依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求,提出深化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持續做好水生態環境治理、加快推進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著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任務;五是推進環保督察整改,嚴防生態環境風險。從完成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加強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加強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持續推進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強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強化化學品風險管控、提升輻射安全監管水平方面提出工作任務;六是加強生態空間監管,維護生物多樣性;七是提升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八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共安排八大類72個項目,總投資約62.3億元。
二、《規劃》實施進展情況
進入“十四五”以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開展“1+1+N”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年活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是黟縣、休寧縣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二是新安江黃山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選的河湖;三是在全省率先開展“零碳”會議,先后成功舉辦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暨生態產品博覽會和第三屆黃山發展大會,會議購買林業碳匯抵消碳排放量,為全省“零碳”會議作出了積極探索;四是農村污水治理PPP項目全面建成并進入運維階段;五是2021年全市地表水斷面考核獎補資金為1495萬元,各地均獲得不同額度的補償,首次出現無賠付現象。
截至今年6月25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22.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99.4%,空氣環境質量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國考地表水斷面達標率、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100%。一季度水質指數、水質改善幅度位居全省“雙第一”。
目前,正在謀劃推進望江山—豐樂河區域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暨綠色轉型發展等一批重大項目。
原標題:《黃山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施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發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