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中國能建葛洲壩水務公司運營的海口水治理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自2016年6月正式進駐以來,海口水治理項目作為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首個PPP模式運作的水環境治理項目,將曾經的“黑臭水體”打造成為了國內水體治理的典范。
當你行走在海口街頭,你能看到鴨尾溪上,樹島綠意盎然,白鷺紛飛;五源河畔,蜂虎如約而至,筑巢繁衍;海甸溪邊,兩岸水清岸綠,清流入海。但在6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光景。河道被侵占、阻斷,河床積淤嚴重,多段出現“死水”狀態,水體嚴重黑臭,被中央電視臺連續關注報道。清波何時入夢來?成了沿岸居民深埋心底的愿望。
在地方政府的統一規劃下,在沿線百姓的熱切期盼中,2016年6月,海口市鴨尾溪、東坡湖等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正式開展。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中標包含鴨尾溪在內的11條水體環境治理工程,承擔設計、投融資、建設、施工、運營和維護工作。
項目主要涉及海口市橫溝河、海甸溪、白沙河、鴨尾溪、五西路排洪溝、板橋溪、外沙河、仙月仙河、丘海湖、東坡湖、山內溪等11個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河道治理總長度29.57千米,湖水治理總面積16萬平方米。
2016年9月,根據鴨尾溪水體質量和污染特點,結合工程目標及項目特征,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通過摸排周邊管網現狀,深入調查黑臭成因,制定一套科學系統的治理方案,通過“控源截污、內源治理、補水活水、生態修復”四個方面技術路徑實施整治工作。
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采用截污管網建設、內源清淤疏浚、人工增氧、活水暢流、曝氣增氧、底質改良、生態修復、景觀綠化、濱水生態岸線建設、防洪岸線建設等手段,改善了河道的水動力條件,提升水安全和水體自凈能力,水質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重塑了一個自然蜿蜒的水岸環境。
據統計,鴨尾溪前期共整改污染源27個,敷設截污管道1144米,新建總處理量每日1.11萬方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2座,總處理量每日6700方凈水站2座,截污閘門7個,清理河道底泥16.7萬方,新增曝氣機83臺,鋪設生物毯1.66萬方,改造駁岸斷面1.1千米。2020年,鴨尾溪水環境治理工程被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授予“優秀示范工程”及“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技術推廣(海口)示范基地”稱號。
同年12月,海口鴨尾溪在海南省“綠水行動”河湖治理高峰論壇暨年終表彰大會中榮膺海南“最美家鄉河”稱號。這條曾經的“臟臭盲腸河”,“洗”盡污濁,實現它的華麗轉身。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鄰水而居,擇水而憩是中國人親近自然的本性。海口水治理項目雖已竣工,但我們的身影依然活躍在荊門竹皮河、三亞大茅河,依然奮斗在鹽城亭湖區、阜陽西城河,以建設者與守護者的名義,守護綠水青山。
原標題:竣工驗收!海島椰城重現碧波如許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