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關聯覆蓋廣,關乎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發展、民生福祉改善。2022年4月7日,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發布。
石化化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綠色安全的原則。樹牢底線思維,強化社會責任關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強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主要目標
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大宗產品單位產品能耗和碳排放明顯下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創新發展水平提升
要求在核心技術攻克上,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綠色合成、功能-結構一體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綠氫”規模化應用等關鍵技術;繼續實施“三品”行動,提高化肥、輪胎、涂料、染料、膠粘劑等行業綠色產品占比。
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發揮碳固定碳消納優勢,協同推進產業鏈碳減排。有序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提高行業能效水平。擬制高碳產品目錄,穩妥調控部分高碳產品出口。提升中低品位熱能利用水平,推動用能設施電氣化改造,合理引導燃料“以氣代煤”,適度增加富氫原料比重。鼓勵石化化工企業因地制宜、合理有序開發利用“綠氫”,推進煉化、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示范,利用煉化、煤化工裝置所排二氧化碳純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點,開展二氧化碳規模化捕集、封存、驅油和制化學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智能連續化微反應制備化工產品等節能降碳技術開發應用。
著力發展清潔生產綠色制造,培育壯大生物化工。滾動開展綠色工藝、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和綠色園區認定,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體系。鼓勵企業采用清潔生產技術裝備改造提升,從源頭促進工業廢物“減量化”。推進全過程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加大含鹽、高氨氮等廢水治理力度,推進氨堿法生產純堿廢渣、廢液的環保整治,提升廢催化劑、廢酸、廢鹽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推進(聚)氯乙烯生產無汞化。積極發展生物化工,鼓勵基于生物資源,發展生物質利用、生物煉制所需酶種,推廣新型生物菌種;強化生物基大宗化學品與現有化工材料產業鏈銜接,開發生態環境友好的生物基材料,實現對傳統石油基產品的部分替代。加強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綠色替代品研發應用,防控新污染物環境風險。
促進行業間耦合發展,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推動石化化工與建材、冶金、節能環保等行業耦合發展,提高磷石膏、鈦石膏、氟石膏、脫硫石膏等工業副產石膏、電石渣、堿渣、粉煤灰等固廢綜合利用水平。鼓勵企業加強磷鉀伴生資源、工業廢鹽、礦山尾礦以及黃磷尾氣、電石爐氣、煉廠平衡尾氣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有序發展和科學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推動廢塑料、廢棄橡膠等廢舊化工材料再生和循環利用。
文件還表示,將完善健全標準體系。建立完善化工新材料特別是改性專用料、精細化學品尤其是專用化學品等標準體系,生物基材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再生塑料材料評價標識管理體系,綠色用能監測與評價體系。完善重點產品能耗限額、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含量限值和污染物排放限額。探索基于碳足跡制修訂含碳化工產品碳排放核算以及低碳產品評價等標準。參與全球標準規則制定,加強國際標準評估轉化。
原文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