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固體廢物環境管理規劃》,提出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
總體目標:到2025年,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機構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管理基礎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掌握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利用和處置情況;全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實際需求總體匹配,構建較為完善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體系,全省危險廢物處置利用安全可控;生活垃圾分類和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一體化基本完成,建立全省一體化、技術先進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監管體系,在我省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具體指標: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0%;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合格率≧95%,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的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合格率100%;縣級及以上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率100%;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基本建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100%,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65%;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7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80%,秸稈綜合利用率≧86%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5%;廢舊家電規范回收率≧50%;推動2-3個“無廢城市”建設。
《規劃》重點任務落實在10個方面:
(一)建立健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監管及利用處置體系
建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監管機制。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實行安全分類存放,建立健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利用、處置情況的數據報送制度。利用湖南省固體廢物信息管理平臺,對大宗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來源、流向、二次污染物處理等情況進行聯網監控,充分共享和對接全省現有的數據和系統,采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加強監管。
(二)建立健全危險廢物環境監管體系
嚴格危險廢物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新、改、擴建危險廢物經營許可項目立項與審批時應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三線一單”要求,進入相應規劃工業園區,同時充分考慮省內危險廢物產生情況、與已建項目形成資源耦合、與末端利用處置形成能力匹配,原則上不再新建有機類危險廢物熱(裂)解處理項目。對危險廢物數量、種類、屬性、貯存設施不清、無合理利用處置方案、次生固體廢物無處置開路、無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建設項目不得審批。新、改、擴建危險廢物經營許可項目,環評文件評審時應執行環評、固體廢物管理會商機制,嚴格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三同時”管理,推動固廢環境管理與環評審批、排污許可、環境執法有機銜接。推進危險廢物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工作,實現“一證式”環境監管。
(三)提升醫療廢物處置及應急能力
提升醫療廢物收集處置能力。加快推進湘潭醫療廢物處理設施建設與穩定運營。現有醫療廢物處置企業,按產廢量150%的處理能力,完成技術升級與提質擴能改造。2022年6月底前,各縣(市)基本建成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處置體系,加強農村及偏遠地區醫療廢物收集體系建設,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分布、服務人口、滿足平時及應急需求等因素,優化區域性收集、中轉或處置醫療廢物設施,完善19張床位以下(含19張)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收運體系。加強醫療廢物可回收物資源回收監管,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生產塑料制品。
(四)強化廢棄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
協同推動廢棄危險化學品監管。健全危險化學品報廢管理制度,建立廢棄危險化學品的信息登記檔案。進一步摸清全省產生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底數,推動信息有效共享。經申報列入危險廢物的廢棄危險化學品,嚴格按照國家危險廢物管理相關規定加強監管,持續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規范化環境管理排查整治。
(五)防控新型污染物環境風險
提升新型污染物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嚴格履行化學品環境國際公約要求,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素、抗生素和微塑料等為重點,根據國家新污染物清單,加強石化、涂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行業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持續提升新污染物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能力;推進化學物質風險評估基礎數據庫建設,強化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
(六)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強化生活垃圾分類。全面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建成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完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構建穩定運行的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督,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結合實際,統籌縣、鄉鎮、村三級設施建設和服務,合理選擇收集、轉運和處置模式。嚴格監管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的收集、貯存、運輸、處置,通過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示范,逐步增加推廣范圍,到2025年全省地級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七)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完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體系。全省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全裝修住宅、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標準,促進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行建筑垃圾分類集運,制定建筑垃圾分類集運管理相關規定。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將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利用納入特許經營管理,明確特許經營準入條件,建立特許經營退出機制。建立對建筑垃圾處置“兩點一線”的長效監控機制。
(八)完善農業固體廢棄物回收與資源化管理體系
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制度建設,積極推行養分平衡管理,促進種養結合發展。鼓勵和引導農民施用有機肥料,加快有機肥推廣應用步伐,打通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底,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
(九)加強塑料污染綜合治理
加強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和清運。結合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城市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與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融合,2023年底前,完成“兩網”融合。進一步加強公路、鐵路、水運、民航等旅客運輸領域塑料廢棄物規范收集,推動交通運輸工具收集、場站接收與城市公共轉運處置體系的有效銜接。鼓勵電子商務平臺(含外賣平臺)、快遞企業與環衛單位、回收企業等開展多方合作,加大快遞包裝、外賣餐盒等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力度。支持供銷合作社大力開展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
(十)推進廢舊家電等其他固體廢物綜合回收
建成廢舊家電分類回收體系。編制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規劃,鼓勵在回收模式及拆解技術、相關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及創新。2022年底前開展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試點,開發建設“互聯網+回收”應用服務平臺,強化全省家電生產、銷售、舊貨交易、再生資源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企業和相關電商平臺協同聯動,構建智能、高效、可追溯、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處理體系。到2025年,基本建立廢舊家電分類回收體系,廢舊家電規范回收率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