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的通知,要求:
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資源利用方式更加集約高效,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
到2025年,全省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單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別降低15%、1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以上,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80%,廢鋼利用量達到1200萬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495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45萬噸、380萬噸、7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
《規劃》明確重點工程如下:
(一)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建設工程
聚焦提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質量、壯大產業規模,結合各地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建設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專業園區),打造大型綠色產業集團,培育-批專業化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依托省內骨干企業和引進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市場亟需、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效節能和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項目。
(2)節能環保產品擴能提質。著眼于節能降耗、污染誠排需要,加快建設搶占市場先機、節能環保效果好的生活領域新-代綠色化、智能化高效節能和先進環保產品生產線。
(3)節能環保創新能力建設。圍繞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支持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專業園區)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企業技術中心,開展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
(二)清潔生產工程
(1)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開展鋼鐵行業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推進全廢鋼電爐工藝。提高電解鋁行業再生鋁產品比例,推廣高效低碳鋁電解技術。推動建材行業使用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料。
(2)塑料制品源頭替代。引導省內骨干企業加快可降解材料技術研發,推動全產業鏈關鍵技術集成,建設一批補鏈和擴能項目,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支持洛陽市、周口市、濮陽市、三門峽市建設可降解材料產業基地,以駐馬店市、漯河市、鄧州市等地塑料制品生產企業為重點,引導工藝綠色升級改造,提升可降解終端產品產能。
(3) 園區污染第三方治理。以沿黃地區食品、造紙、紡織、印染、電鍍、化工等以高耗水行業為主導產業的開發區為重點,堅持專業化運作、市場化服務,加快推行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務模式,實施水資源節約利用、工業污水集中處置、固廢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引導園區污染治理從“誰污染、誰治理”向“誰污染、誰付費、專業化治理轉變,降低政府和排污企業的污染治理成本。
(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工程
以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綠色發展為核心,加強系統治理,創新利用模式,促進大宗固廢實現綠色、高效、高質、高值、規?;谩?br />
(1)創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模式。在煤炭行業推廣“煤矸石井下充填+地面回填”,促進矸石減量;在礦山行業建立“梯級回收+生態修復+封存保護”體系;在鋼鐵冶金行業推廣“固廢不出廠”,加強全量化利用;在建筑建造行業推動建筑垃圾“原地再生+異地處理”,提高利用效率;針對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興產業固廢,探索規范回收以及可循環、高值化的再生利用途徑。
(2)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行動。以鄭州市、洛陽市、安陽市、平頂山市、焦作市、三門峽市等地區為重點,聚焦煤炭、電力、冶金、化工等重點產廢行業,建設大宗固體廢棄物(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再組織創建一批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
(3)骨干企業示范引領行動。在煤矸石、粉煤灰、尾礦(共伴生礦)、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領域,培育一批具有較強上下游產業帶動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市場占有率高的綜合利用骨干企業,發揮帶動引領作用。支持省內行業重點企業創建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干企業。
(4)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推廣行動。將推廣使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納入節約型機關、綠色學校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鼓勵黨政機關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優先采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鼓勵綠色建筑使用以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
(四)園區綠色化發展工程
(1)園區綜合能源改造。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汾渭平原城市等地開發區為重點,推廣“清潔友好、多能聯供、智慧高效”綜合能源服務模式,以系統“集成化”為技術統領,以“智能化”為核心,實施能源生產側、消費側一體化改造,推進分布式多能互補供應、能源梯級利用、綜合能效提升改造,有效調整能源供給和消費結構,全面提升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2)園區綠色化改造。以化工、建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輕工等為主導產業的開發區為重點,推動實施園區上下游產業鏈接、資源循環利用、企業清潔生產、廢棄物集中處置,加快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的資源產出率,促進園區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提升。到2025年,新創建綠色工廠300家、綠色工業園區15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20家。
(五)農業循環經濟工程
(1)培育工農業復合型循環經濟。在農業生產大縣,依托農業生產龍頭企業,以農業領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推廣種養結合、農牧一體生態養殖模式,構建完善綠色農業鏈條,推動農林牧漁多業共生、農工旅復合發展。
(2)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開展專業化、精細化的運管服務,打通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最初一公里”。因地制宜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和基料化利用,發揮好秸稈耕地保育和種養結合功能。擴大秸稈等生物質能供熱供氣供暖規模,推進生物質天然氣進入管網,實現工業化、商業化運行。不斷拓寬秸稈原料化利用途徑,鼓勵利用秸稈生產環保板材、炭基產品、聚乳酸、紙漿等,推動秸稈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建設30個秸稈綜合利用示范縣。
(3)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構建“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行”的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大力推廣全量收集、發酵制肥、液體糞肥機械化還田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綜合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資源,加快構建原料收儲運、生物天然氣生產與消納、有機肥利用產業體系。
(六)廢舊物資回收利用示范工程
(1)廢舊物資回收網絡體系建設。以鄭州市、漯河市、商丘市、鶴壁市等城市為重點,依托有條件的商戶、社區物業和社會組織等配置統一 -的標識和回收設施建設回收站點。合理布局建設廢舊物資轉運場所,配備集中的污染防護設施,建立安全、高效、環保的物流系統。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2)廢舊物資再生利用行動。支持焦作市、蘭考縣、信陽光山縣等布局建設一-批廢舊家電拆解、 報廢汽車拆解、廢舊輪胎和廢舊塑料利用等項目,提升規?;盟健=ㄔO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3)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試點。推動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企業通過自建、共建等方式,建設規范化回收服務網點。推進動力電池規范化梯次利用,提高余能檢測、殘值評估、重組利用、安全管理等技術水平。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再生利用與梯次利用成套化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培育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骨干企業。
(詳見附件)
原標題: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河南省“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