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小編特別梳理了報告中與環保人息息相關的內容,快快學習收藏!
2021年工作回顧
1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1%。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2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穩步推進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務實合作。
3
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落實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出臺新的支持舉措,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4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
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22年主要預期目標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
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
1
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民間投資在投資中占大頭,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2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
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綜合考慮為企業提供現金流支持、促進消費投資、大力改進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今年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重點支持制造業,全面解決制造業、科研和技術服務、生態環保、電力燃氣、交通運輸等行業留抵退稅問題。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地方財力支持,補助資金直達市縣。
3
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雙創平臺服務能力。繼續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實訓基地。
4
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完善設備器具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要落實好各類創新激勵政策,以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新動能。
5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培育壯大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提升關鍵軟硬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6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澇設施,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
7
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促進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支持產業梯度轉移和區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發展海洋經濟。
8
扎實穩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建設。
9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有序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海外風險。
10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1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重要河湖、海灣污染整治力度。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完善節能節水、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
12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你關心的“生態環境”內容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