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落地義烏以來,我們僅用時112天就完成了一期基建和設備進場,二期的建成投產只用了99天,并持續支持了整個義烏基地8GW(吉瓦,功率單位)產能的釋放和技術提升,為2021年全年實現產值超百億打下堅實的基礎。”近日,天合光能(義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小軍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不已,他說,義烏政府制定的氟化物總量控制、光電行業招商政策引領,給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綠色光電企業上下游正加速集聚與抱團,極大提升了行業的競爭力。
同樣感到興奮的,還有浙江愛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環安負責人徐新峰,他表示,“武德凈水廠啟用后,通過雙膜系統再生后,回供給企業作生產用水,實現水的循環利用,置換出優質飲用水資源,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現狀,真正讓企業工業廢水‘活’了起來。”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出于對未來全球光電市場快速增長的預期,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抓緊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引進10余家光電行業領軍企業和20余個標志性重大項目。新能源光電行業給義烏帶來重大轉型機遇的同時,也給義烏水資源容量和水環境氟化物容量帶來巨大壓力,光電行業中的電池片項目用水量大且排放高濃度氟化物的廢水,生產1GW電池片約產生廢水1000噸/日。義烏江作為義烏唯一納污水體,水環境容量有限且生態補水較少,難以承受大量高濃度氟化物廢水,同時全市的飲用水資源短缺,工業污水處理廠等一些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也充分暴露出來。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義烏分局及早介入,對照“三線一單”協同減污降碳,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科學研判光電行業存在的問題短板,高位謀劃光電行業布局,加快推動工業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提質擴容,不斷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效率,助力光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根據義烏“三線一單”中水環境底線的分區,義烏江屬于景觀娛樂、工業用水區,是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光電廢水唯一)的納污水體,為水環境重點控制單元。為確保義烏江水環境質量底線,精確分析義烏江水環境氟化物容量,義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編制了《義烏江化學需氧量、氨氮、氟化物水環境容量分析專題報告》,明確義烏江水環境容量的制約性指標氟化物,在嚴守紅線、底線、上線的基礎上,精準制定行業發展路徑,在約束中主動謀求發展機遇。同時結合義烏江水環境氟化物的容量和“三線一單”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主動委托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編制《義烏市光伏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合理引導布局光電行業發展。
在有限的義烏江水環境氟化物容量下,盡可能的提高區域光電企業的承載規模,義烏通過降低氟化物排放濃度、提高廢水回用率,實現含氟廢水允許排放量“開源”、實際排放量“節流”。2021年,義烏建成全國首座高濃度光電廢水再生利用的工業污水處理廠(武德凈水廠),配套建設再生水生產車間,實現工業廢水回用率50%,進一步提升工業廢水的回用率。2022年將啟動武德二期和義西南工業污水處理廠等含氟廢水處理項目,建成后廢水處理能力達12萬噸/日,可基本滿足光電行業含氟廢水處理需求,最終將全市光電行業電池片的生產規模可容納量從38GW提高至75GW。
另外,為進一步節約優質水資源,提早謀劃建成蘇福工業水廠,利用城鎮生活污水廠中水、義烏江水置換優質水供光電企業使用,目前可置換優質水5萬噸/日,二期擴建完成后供水能力達10萬噸/日,降低光電企業向居民爭用有限的飲用水資源,進一步保障了城鎮居民生活飲用水的安全。
根據義烏江氟化物環境容量,科學核算光電行業的發展規模上限,全市電池片項目總量控制在75GW內,為行業招商引資設置“天花板”。對排污量較大、污染物控制難度大、不符合園區環境容量控制原則的項目“一票否決”,推薦引進光電行業下游組裝工序。推動光電行業加大環保投入,提高企業氟化物排放標準,從國家電池行業排放標準8mg/L提高至4mg/L,為招商引資業設置“高門檻”。積極鼓勵現有企業技改,提高含氟廢水回用量,控制單位兆瓦電池片廢水日排放量850噸以下。
“一方面,通過建設專業處理含氟廢水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大幅降低光電廢水氟化物濃度,控制單位兆瓦電池片廢水排放量,推動可容納電池片生產規模從38GW提高至75GW。另一方面,光電行業普遍耗水量大,通過建設工業回用水廠、引導企業提高廢水回用量,大幅減少優質水使用量,為義烏經濟社會發展騰出更多水資源空間。”金華市生態環境局義烏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充分發揮“三線一單”宏觀調節、管控作用,變“被動治理”為“主動減污”,以環境容量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為招商引資提供“正面清單”“負面清單”,科學引導義烏高質量建設“世界光明之都”。
原標題:“三線一單”協同減污降碳,助力義烏光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