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遼寧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文件制定為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舉報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辦法》從舉報、獎勵、獎勵程序、監督保障等方面對環境影響舉報行為進行鼓勵。
一、舉報人可通過各地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以及個人送達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方式進行舉報,個人送達需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原件和身份證件復印件。
二、重大及以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1.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2.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
3.排放、傾倒、處置含鉛、汞、鎘、鉻、砷、鉈、銻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三倍以上的;
4.排放、傾倒、處置含鎳、銅、鋅、銀、釩、錳、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十倍以上的;
5.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6.二年內曾因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前列行為的;
7.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
8.及時舉報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有效避免了環境重大污染事故發生的其他情形。
三、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經查證屬實,符合獎勵規定的實名舉報人,負責查處舉報事項的生態環境部門應予發放舉報獎金,并視情況對舉報人給予通報表揚、發放榮譽證書、授予榮譽稱號等精神獎勵。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金指導標準:
(一)舉報第六條涉及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的,獎勵金額500元;
(二)舉報第六條涉及較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的,獎勵金額1000元;
(三)舉報第六條重大及以上生態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案件當事人被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的,獎勵金額2000元。
(四)因環境污染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及以上的環境違法行為,在本條(三)規定獎勵金額的基礎上,額外按照此案件處罰額度的10%的比例,總計最高不超過50000元進行獎勵。
(五)鼓勵各地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狀況等,制定不低于上述指導金額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地區舉報獎勵標準。
四、有關機構及工作人員,對有獎舉報案件材料的收發、傳閱、復制、保管、銷毀等,應當嚴格保密,參照保密制度執行。并通過政務網站或媒體向社會公布舉報案件查處、獎金發放情況,接受公眾監督等。
《辦法》全文見下:
遼寧省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積極舉報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嚴厲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信訪條例》、《遼寧省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遼寧省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或線索的舉報、獎勵以及監督管理。上級或同級黨政機關轉辦、交辦的實名舉報案件也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堅持鼓勵舉報、分類管理、誰查處誰獎勵、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獎勵舉報和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實行屬地管理,舉報人應向違法行為發生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對于跨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應當向行為發生地共同的上一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省級直接查處的舉報和涉及跨行政區劃的舉報,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地給予獎勵。省、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組織實施。
第二章 舉報
第四條舉報人可以通過各地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以及個人送達到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方式進行舉報,個人送達時應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原件和身份證件復印件。
第五條舉報時應提供被舉報單位的準確名稱、詳細地址、違法事實以及反映環境違法情況的圖片、影像等證據。同時提供本人的真實姓名、身份證件號碼、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多人聯合舉報分別提供個人信息)。
第六條按照危害程度,分為重大及以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較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三類。舉報以下三類違法行為,將給予獎勵。
(一)重大及以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包括以下情形:
1.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2.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三噸以上的;
3.排放、傾倒、處置含鉛、汞、鎘、鉻、砷、鉈、銻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三倍以上的;
4.排放、傾倒、處置含鎳、銅、鋅、銀、釩、錳、鈷的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十倍以上的;
5.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6.二年內曾因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受過兩次以上行政處罰,又實施前列行為的;
7.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
8.及時舉報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有效避免了環境重大污染事故發生的其他情形。
(二)較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2.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傾倒、處置污染物的;
3.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傾倒化工、制藥、石化、印染、電鍍、造紙、制革等工業污泥的;
4.違法排放、傾倒或者處置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危險廢物、含重金屬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的;
5.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未按照要求執行停產、停排措施,繼續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污染物的;
6.向農用地排放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礦、礦渣等的。
(三)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新、改、擴建項目未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擅自開工建設的和違反“三同時”制度擅自生產的;
2.土壤污染責任人或者土地使用權人未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或者實施修復,進行后期管理的;
3.農業投入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回收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包裝廢棄物或者農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交由專門的機構或者組織進行無害化處理的;
4.其他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為便于及時準確調查處理,舉報人舉報(一)、(二)項環境違法行為的,在提供被舉報對象名稱、違法行為發生地、基本違法事實基礎上,應盡可能的協助生態環境部門調查處理,協助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提供檢測報告、圖像資料、文件材料等能證明被舉報對象發生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據;
2.帶領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前往現場調查或者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發生地和有關場地、設備等進行指認;
3.以其他方式協助生態環境部門調查處理。
第三章獎勵
第七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經查證屬實,符合獎勵規定的實名舉報人,負責查處舉報事項的生態環境部門應予發放舉報獎金,并視情況對舉報人給予通報表揚、發放榮譽證書、授予榮譽稱號等精神獎勵。
第八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金指導標準:
(一)舉報第六條涉及一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的,獎勵金額500元;
(二)舉報第六條涉及較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的,獎勵金額1000元;
(三)舉報第六條重大及以上生態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立案查處、案件當事人被依法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的,獎勵金額2000元。
(四)因環境污染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及以上的環境違法行為,在本條(三)規定獎勵金額的基礎上,額外按照此案件處罰額度的10%的比例,總計最高不超過50000元進行獎勵。
(五)鼓勵各地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狀況等,制定不低于上述指導金額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地區舉報獎勵標準。
第四章獎勵程序
第九條負責舉報調査、作出最終處理決定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立案查處完畢后,對于符合本辦法規定獎勵條件的,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向舉報人反饋辦理結果,并根據舉報人獎勵意愿啟動獎勵程序。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及時對舉報等級、獎勵標準等予以認定,并將獎勵決定告知舉報人。
第十條被舉報方有多項環境違法行為的,按獎金最高項進行獎勵,對舉報人不累計獎勵;兩人以上(含兩人)聯名舉報的,獎金平均分配或由舉報人協商分配;對同一環境違法行為,獎勵首位舉報人(以生態環境部門受理登記時間為準);舉報案件結案后,被舉報人再次出現本辦法規定有獎舉報的違法行為,舉報人可以繼續舉報并按規定獲取相應獎勵。
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獎勵:
(一)舉報人沒有提供被舉報單位的準確名稱、詳細地址、基本違法事實的;
(二)經生態環境部門調查難以確定具體違法主體和事實的;
(三)舉報人故意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制造虛假舉報材料、敲詐勒索被舉報人并舉報該行為的;
(四)舉報人舉報前被舉報人違法行為已被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立案、調查或者已經新聞媒體曝光的;
(五)舉報人為依法負有社會輿論監督、行政監督的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
(六)舉報不配合調查核實相關舉報信息的;
(七)不屬于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范圍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獎勵情形。
第十二條舉報人應當自接到領獎通知之日起30日內,由舉報人本人、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受托人攜帶真實有效的身份證、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等身份證明和銀行賬戶等材料到指定地點辦理領獎手續;委托他人代領獎金的,代領人應出示授權委托書、舉報人身份證明及受托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無法聯系到舉報人逾期未領取的,視為自動放棄。因舉報人提供相關信息不準確,導致無法發放或者錯發獎金,由舉報人負責;舉報人領取獎勵時,應當依法繳納相關稅款的,由舉報人具體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開通微信支付等便民的獎金發放方式,具體流程以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告為準。
第十四條舉報獎勵所需經費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地市級財政部門在同級生態環境部門預算中統籌保障,??顚S谩⒔邮鼙O督。
第五章監督保障
第十五條有關機構及工作人員,對有獎舉報案件材料的收發、傳閱、復制、保管、銷毀等,應當嚴格保密,參照保密制度執行。
第十六條各級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通過政務網站或者媒體向社會公布有獎舉報案件查處、獎金發放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第十七條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在核發獎金后,將有獎舉報的登記、受理、查處及領獎等資料整理歸檔,建立有獎舉報獎金核發管理檔案。
第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故意透露線索串通他人舉報以獲取獎勵,或者在舉報登記、受理、調查、發放獎金過程中推諉拖延、通風報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違反保密規定泄漏舉報案件信息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
第十九條舉報人存在下列行為的,由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一)制作虛假證明材料舉報的;
(二)制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陷害被舉報人的;
(三)以投訴舉報敲詐、勒索被舉報人的;
(四)舉報人阻礙、干擾執法檢查工作的;
(五)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條各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依照本規定,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公開本行政區域舉報方式、途徑和相關要求,主動做好宣傳工作。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遼寧省生態環境廳、遼寧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實施,有效期1年。法律、法規、規章及上位規范性文件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