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S-27
工程名稱
長葛市水利局——長葛市清潩河環境治理工程
工程所屬單位
長葛市水利局
申報單位
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安徽省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會
工程分析
一、工藝路線
1.水生態系統修復段
該河段全長3.9 km,沿河無大型排污口,人為干擾較輕,預計河道通水后,水質可達到Ⅲ~Ⅳ類水標準。由于河道水利清表、清淤工作,原有的水生生物功能群受到破壞,故重新在該河段構建水生生物功能群、恢復自然景觀尤為重要,在該河段布置水生生物功能群,保證換水期河道內水生生物所需的水位,同時在該河段閘壩下游設置多功能淹沒式生態濾壩,起到控制防洪風險,兼顧凈化和穩定水質的作用;同時打造景觀河岸帶,截留初期雨水給河道帶來的面源污染,構建近自然河岸緩沖帶。
2.水質保障與景觀提升段
該河段全長7.4 km,課題研發的生物膜強化凈化技術屬好氧工藝,水體需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不能置于河底,而懸浮生態島技術和生態濾壩技術是為硬質化河道研發的原位凈化技術,具有景觀和凈化等效果,受水位限制小,適用于城區段。參照前人基礎研究,凈化效果略低于生物膜強化凈化技術,為保障該段水質穩定,該河段選擇具有生物膜凈化原理且受水位制約較小的生物飄帶技術。
3.水質保障段
該河段全長3.7?km,水位過深,為強化河道中心水體凈化效果,在河底鋪設生物飄帶;為增強河道兩側水體凈化效果,對河道兩岸用雷諾護墊加固,同時將課題研發的生物膜強化凈化技術和微生物–植物協同凈化技術模塊布置于雷諾護墊上,在雷諾護墊上的植物兼具河道復氧、提高水體自凈能力的作用;于該河段布置近自然河岸緩沖帶,防止初期雨水給河道帶來的面源污染,全方位保障水質。
二、關鍵技術
河流原位生態強化凈化技術的緩流水體全方位凈化集成技術,由排污口原位攔截、水體流動強化、生態結構完善三個單元構成。
1.排污口原位攔截——生態基截污槽技術
通過優化各流域COD、NH3-N、TN和TP生態基的配制比例與方式,實現對上游來水沖擊、點源生活污水及人工濕地尾水的高效攔截。
2.水體流動強化——靜水原位循環凈化浮島技術
通過建設浮島,并在浮島上增加太陽能板或風車,依靠太陽能或風能帶動浮島下的攪拌槳轉動,進而形成一定范圍內水流的微循環。流動的水體通過浮島上植物根系或生物飄帶上微生物的作用,實現水質凈化。
3.生態結構完善
將附著于物體表面被細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生物膜,掛于生物飄帶上并承裝在雷諾護墊網箱內,并將仿生草固定于網箱頂部,結合生態濾壩協同水生生物作用以提高水質凈化作用。
工程規模
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位于河南省許昌市,計劃投資12.5億元。
主要技術指標
本工程懸浮生態島分為3組分別布置于城區段;設置6座多功能生態壩,均位于西小洪河沿線。在下游每間隔100m布置一段長100m的生物膜強化凈化技術設備。在雷諾護墊內布置生物膜,強化凈化水質。生物飄帶共鋪設4.3km,分為3段分別布置于城區及郊野。
經濟效益分析
投資費用為125?600萬元。
原標題:2020示范工程 |? 長葛市水利局——長葛市清潩河環境治理工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