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3日下午,德潤(五常)生物質開發有限公司鞭炮齊鳴、現場工作人員歡呼雀躍,該公司8×1MW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于16時50分產氣量達41000m³/d,純干黃秸稈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順利達產。
2015年始,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聯合推動農村沼氣工程轉型升級,鼓勵縣域能源轉型建設大型工業化沼氣工程和生物天然氣工程。德潤生物質開發(香港)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旗下專門從事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子公司。德潤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和國家東北振興計劃,依托并整合集團旗下能源、環保、農業、零售等業務單元,投資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等新興領域,打造現代化能源、環保、循環農業融合發展新型業態,努力為國家東北振興、污染防治、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然而,在規模化、工業化秸稈厭氧發酵項目中發現,國內外的秸稈篩分破碎預處理系統均難以滿足秸稈厭氧發酵工程的原料破碎需求,嚴重制約著項目達產穩產。

干黃秸稈纖維性強、含水率不穩定、含土量大,傳統破碎預處理設備易堵塞,產量和自動化程度低導致整體運行成本高。為突破干黃秸稈原料預處理瓶頸,
斯瑞德與德潤公司簽訂戰略開發協議,加大干黃秸稈沼氣產業關鍵技術與裝備的研發投入,以滿足干黃秸稈厭氧發酵綜合利用需要。斯瑞德研發團隊和德潤公司通力合作,對各種干黃秸稈和不同含水、濕度的物料進行各種試驗,改進和優化裝備以適應各種干黃秸稈的破碎、柔絲、篩分的處理要求,最終各項指標均達到雙方立項技術指標!

目前德潤(五常)生物質氣化發電項目正式投入試生產。斯瑞德為其提供了整套干黃秸稈全自動篩分破碎預處理系統,適用于玉米、小麥、水稻等多種類型秸稈,產能大于20t/h,破碎秸稈粒徑達30mm以下,滿足含土含雜率低于5%的出料要求。解決了秸稈厭氧發酵行業所面臨的秸稈破碎難題,為秸稈厭氧發酵工程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該項目試生產成功,打破了傳統秸稈篩分破碎預處理產量低,對物料適應性差的難題,突破國內規模化、工業化干黃秸稈厭氧發酵工程原料破碎技術及裝備空白!

斯瑞德整套干黃秸稈全自動篩分破碎預處理系統實現了全智能自動化控制。待處理的生物質秸稈自動進入進料輸送端,經自動拆包系統、篩分機、破碎機等裝備進行聯動控制,直到達到需求物料尺寸后,由皮帶輸送機送出。

01 進料鏈板機采用合頁式鏈板傳送,抗沖擊力強、承載力大、耐磨性強;具有遠程啟停、急停、速度、過載等智能控制功能。

02 進料鏈板機采用合頁式鏈板傳送,抗沖擊力強、承載力大、耐磨性強;具有遠程啟停、急停、速度、過載等智能控制功能。

03 斯瑞德高速破碎機,針對干黃秸稈設計開發,采用斯瑞德公司“異物自動保護”、“裝配式蜂窩篩網防堵裝置”、“智能壓料裝置”、“快速刀具間隙調節”、“多面刀粒”等多項創新技術,將生物質秸稈一步破碎至30mm以下,實現了秸稈破碎和揉絲的雙重效果,破碎機配置的篩網能有效避免篩網堵塞和長條狀物料的產生,破碎后的物料尺寸達標率高達98%。
斯瑞德干黃秸稈全自動篩分破碎系統的成功,進一步降低了干黃秸稈預處理的成本,提高了企業盈利能力,有效助推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循環發展模式,成功樹立了生物質能新行業新范本,再次彰顯了中山斯瑞德在固廢處理技術以及一站式解決方案上的專業能力和優勢。
承此喜迅,展望未來,斯瑞德始終堅持通過技術創新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經營理念!我們公司將義不容辭擔負起“雙碳”目標的社會責任,繼續不遺余力在實現固廢價值最大化的技術和產品研發的道路中奮力前行,為 “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本文系中山斯瑞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