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11月4日公開發布《湖北省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中提出,“十四五”期間,全省城鎮人居環境建設總體水平保持中部領先,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美麗城鎮建設樣板,改善農村環境,實現“整潔、優美、宜居”,人、城、自然和諧共生的相互關系總體體現。
《規劃》指出,目前省控河流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3.9%,五年提升7.3%。縣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12個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214條黑臭水體整治全部完成。
大力實施長江大保護“雙十工程”,長江岸灘岸線生態復綠面積856公頃。新增城市建成區各類綠地面積3.74萬公頃,鄉村綠化面積1.22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2%,“綠滿荊楚”行動取得明顯成效。
污水處理設施能力顯著提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由121座增加至137座,尾水排放由一級B提升到一級A標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從2.38萬噸提升至4.97萬噸,焚燒處理能力(含水泥窯協同)占比達60%,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程度不斷提高。
但目前仍存在一定問題——水質污染現象仍然存在、城鄉治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基礎設施運行效能偏低。因此,生態文明建設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生態發展。
落實長江大保護要求,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維育自然生態環境;完善城鄉基礎功能,提升城鄉建設品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需要優化人工建設環境。
《規劃》提出未來環境治理措施:
1、推進鄉村綠化,深入開展河湖監督檢查,建立農村河湖溝塘管護機制;深入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排查工作,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體凈化等措施,消除30%以上的農村黑臭水體,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治理模式。
2、開展工業節肥節藥行動,推廣農業新技術,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
3、推進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助力發展相對滯后地區補齊短板、縮小差距。
4、推進城市節水,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實施城市供水管網改造,鼓勵開展分區計量管理,控制管網漏損。擴大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關停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自備井。推進節水型單位、節水型企業和節水型小區建設,推動建筑節水,推廣節水技術和節水器具。推進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構建“城市用水-排水-再生處理-水系生態補水-城市用水”城市水循環系統。
5、建設新區排水防澇設施、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適宜模式。以“收集+處理+利用”的技術路線為主,以“收集+處理+排放”的技術路線為輔,結合湖北千湖之省、農業大省、漁業大省實際,積極推廣“小三格+利用”“大三格+利用”和“接入城鎮管網”三種模式,因地制宜推廣鄉鎮污水處理廠、微動力污水處理站治理模式。加強農業廢棄物利用。推進“夏季機械還田、秋季綜合利用”的秸稈利用模式,引入市場主體參與廢舊地膜回收加工利用,建立健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體系和長效工作機制。
《規劃》全文見附件。
原標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