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中央一直在密集釋放信號,要求嚴控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簡稱“兩高”)項目,鼓勵支持低碳減排,加強廢氣治理管控,共同實現“雙碳”目標。
2021年4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勢下加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會議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
隨后,5月18日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召開的座談會上也是又一次地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項目。
此外,4月6日啟動的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嚴格控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也作為了重點工作之一。督察組在山西省督察時指出,有些縣(市)不顧環境承載能力,盲目上馬了“兩高”項目,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共提出了12條具體的指導意見,初步明確了“兩高”項目的具體范圍。(第十條規定:“兩高”項目暫按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行業類別統計,后續對“兩高”范圍國家如有明確規定的,從其規定。)對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規劃約束、嚴格“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依排污許可證強化監管執法、保障政策落地見效5個方面作出規定。
《指導意見》強調,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規劃約束、深入實施“三線一單”、以“兩高”行業為主導產業的園區規劃環評應增加碳排放情況與減排潛力分析,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強化規劃環評效力。
在政策的指導推動下,各地方政府已經行動起來。
5月初,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綠色工業園區建設評價導則(暫行)》《浙江省綠色工廠建設評價導則(暫行)》,加快浙江省各地推進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工廠建設,促進浙江省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7月中旬,河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關于加強“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實施意見》。
7月19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實施意見》就將“三線一單”成果作為“兩高”行業布局、“兩高”項目落地的硬性約束。明確鋼鐵、電解鋁、煉化、焦化產業等產業轉移地區須嚴格落實“三線一單”要求。要求各市指導督促相關涉“兩高”行業開展規劃環評,并嚴格規劃環評審查,為促進“兩高”行業合理有序發展提供決策支撐。指導推動煙臺經濟開發區等產業園區做好碳排放納入規劃環評試點。
2021年起,根據《江蘇省工業園區(集中區)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試行)》的相關要求,江蘇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和化工園區(集中區)將實行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2022年推廣至市級及以下園區。無錫市生態環境局也是緊跟省級政府的腳步,專門研究制定了推進方案,加強了對污染源頭的管控,是推動工業園區(集中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舉措。
各地政府在中央政策的積極影響下,深入“三線一單”,加強對“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推動當地綠色低碳發展。
《指導意見》還強調,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提升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
以鋼鐵行業為出發點,《指導意見》鼓勵重點區域高爐-轉爐長流程鋼鐵企業轉型為電爐短流程企業。據悉,傳統的鋼鐵生產在消耗大量資源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但隨著綠色鋼鐵工業戰略的推進,短流程工藝在鋼鐵企業內快速發展。經業內專家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電爐煉鋼短流程工藝具備生產成本低、能達到焦爐煤氣供應量平衡、在鋼鐵廠中能實現直接還原煉鐵技術等特點和優勢。
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在產能不斷減少的情況下,2025年我國電爐鋼的比例有望達到或超過25%,電爐使用廢鋼量超過1億噸,可節約8000多萬噸標準煤,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嚴控“兩高”項目,以鋼鐵行業為例,這有利于削減過剩產能,提升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加強全社會對廢氣的治理管控。
未來,鋼鐵等行業的“兩高”項目建設高潮可能將會放緩,新一輪的盤點核查也可能還會來。
《指導意見》還強調,強化以排污許可證為主要依據的執法監管,建立管理臺賬,加強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追究。
8月5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就有對強化排污許可證監管、開展存量“兩高”項目專項檢查等要點進行強調,要求:加強現場核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依法不予許可;開展排污許可證質量、執行報告提交情況全覆蓋檢查;加大按證排污等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落實排污許可證管理各項要求。
截止8月10日,湖北咸寧高新區率先完成排污許可證年度執行報告。
近日,云南省排污許可技術交流也對“關于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是否必須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環境信息公開要求”這一問題作出了明確的答復。
“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執法態度有效推動著各地政府對大氣污染治理的嚴格監管。
鑒于此,可以說各地政府都正在積極地配合中央工作,努力推進“兩高”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嚴格治理廢氣,遵循經濟綠色發展保永恒的道理,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