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產業“過去看資本、現在看管理、未來看技術”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近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聯合和君咨詢推出《2021中國環境企業50強分析報告》。其中指出,前資本能力疊加現有運營能力、技術能力和數字化轉型等已經成為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求,傳統環境企業紛紛將原來投入市場投資的主要精力轉向運營管理,通過降本增效、精益求精,向管理要效益。同時,各頭部企業開始深入布局自身技術發展,擁抱數字化等新興技術。
從頭部企業的動作來看,這個分析不無根據。幾年前,威立雅就開始在集團內部推廣數字工具。去年,北控水務又將2020年作為“數字化元年”,發布數字化戰略。今年,維爾利也攜手Infor全面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希望提升行業競爭力。
從發展智慧環保,到如今全面擁抱數字化,并以此為抓手大力推動轉型,環保產業與數字化的融合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一場環保產業的“數字化革命”正在悄然興起。
01 環保企業為何向數字化轉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將數字技術融入企業管理全過程,是當今企業的共同發展趨勢。
以北控水務為例,在他們看來,數字化轉型、構建平臺型企業是基于戰略迭代升級的必然要求,是輕資產轉型的必由路徑,也是未來環境產業發展的大方向。
借助數字化轉型,將充分挖掘企業的數據資產價值,從企業自身需求和痛點出發,量體裁衣,從而發現新的業務價值點,助力產品和服務創新升級,進而衍生出全新的數字化業務和商業模式,使數字化持續為企業賦能,實現良性循環。
對于北控來說,數字化對內可以提升運營效率、對外則可以提升客戶滿意度。數字化轉型將為北控水務實現管理萬億資產的戰略目標賦能,以期為行業企業數字化進程帶來更多示范意義。
維爾利也認為,隨著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企業需要尋找新的動能,以數字化轉型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維爾利董事長李月中表示,數字化是未來五年環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具體來講,數字化能給企業帶來怎樣的核心競爭力?
李月中詳細解釋說,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好處,首先是提高效率。通過數字化的工具,能夠把企業的技術、產品、服務做到模塊化、標準化,讓交付變得更加容易,讓執行過程更加安全可靠。同時通過數據的挖掘,再結合企業的管理、財務,并向前延伸,還可以優化前端的設計環節,把三維設計做得更精準,讓供應鏈更清楚,預算更精確,讓過程管理變得可視化、數字化。
其次是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環保產業是為管理者,尤其是政府提供服務的,而政府作為客戶,對信息化、數字化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智慧環境、智慧城市管理等,這些訴求也對環保企業提高了新的要求。因此,環保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是勢在必行。
第三是有利于產業協同發展。環保產業發展到今天,企業之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競爭關系了,未來更需要從合作的角度來尋求發展,需要一些有情懷、有理念,能夠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來合作,這就需要借助產業互聯網的工具,打通不同企業的平臺,實現產業的協同發展。
而國際環保巨頭威立雅,從幾年前就開始在集團布局數字化改革,希望更從容、更高效地擁抱數據時代,以期實現IMPACT2023戰略的目標,深化生態轉型,成為全球生態轉型的先例。
02 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是怎么做的?
作為一家國際公司,威立雅對數字化的風向最為敏感。
早在2012年,威立雅司就開始在集團內部推廣數字工具,目前共在22個國家設立了35個Hubgrade遠程控制中心。為了支持“Impact2023”中的目標,威立雅已有十二種數字產品投入開發,將數字戰略與多方面的績效目標聯系在一起。
而對國內環保企業而言,當前整個環保產業也都迫切需要提升經營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利用數字化,幫助企業系統化、精細化管理,以提升競爭力”是不少環保公司的出發點。維爾利也較早預判到了這一趨勢,維爾利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遙介紹說,公司從2016年就開始數字化轉型了。最開始的切入點是運營項目,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競爭力。
目前,公司所有的運營項目都已經接入中控平臺。經過近幾年的數字化建設,維爾利感受到了數字化帶來的便捷,更希望在一個平臺上完成項目。如從前端的設計、供應商合作,到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給客戶提供一個數字化的交付。
“數字化轉型這個過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做完的,它需要不斷地更新完善和迭代,我們這次做的也只是在局部。”李月中說。
的確,企業數字化轉型無疑是個漫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來。
北控水務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有能夠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特點的頂層設計,為企業指明前進方向,確定目標,涉及企業經營理念、組織構架、管理手段等多個層面,不可能一蹴而就。
2020年公司管理數字化元年以來,通過對齊戰略需求、識別企業核心業務能力,共同規劃未來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架構藍圖與實施路徑。去年下半年,北控水務管理數字化規劃項目組組織開展了三期業務能力共創研討會,聚焦公司戰略方向與業務現狀、資管平臺業務能力構建,集團高管團隊、各中心及大區管理團隊、業務條線骨干、共同探討未來業務能力架構。
03 環保產業需要什么樣的數字化平臺?
近日,中國華電與中國移動、中興通訊聯合發布了5G+智慧礦山解決方案,基于一站、一柜、一平臺的創新架構,通過新型云網基礎設施構建定制化專網,以“井上井下一張網”的形式承載礦區各種業務,推動礦山行業數字化轉型。
在醫療行業,5G、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和醫療健康的融合應用不斷增加。5G醫用機器人、5G急救車、5G醫療接入網關、智能醫療設備等產品已在研發中。
當前,智慧礦山、智慧醫療等建設如火如荼,率先用上5G技術。
智慧水務是環保產業數字化最早的領域之一。目前已經形成傳統智慧水務企業、水務企業的下屬數字化企業、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大廠、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四分天下的格局。
前幾年,環境監測行業也迎來大發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手段開展監測業務,涌現了一批新興企業,基本形成與智慧水務相似的企業類型格局。
但相比之下,環保產業數字化之路走得還是比較慢,數字化系統在很多傳統環保企業沒有普及。
李遙透露,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10年前就已經用上了ERP(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簡稱)等系統,現在又在上一些更加先進的系統,但不少環保企業還沒用上。
環保產業需要什么樣的數字化?
維爾利與Infor合作中,似乎有答案。
在“以數字化為抓手,打造一個賦能平臺”的基礎上,希望推進ERP、人力資源、財務、營銷、項目全生命周期等業務全面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打造一個上下游打通的數字化生態,可以和行業內其他的客戶或技術合作伙伴,一起分享數字化的成果。
相對于環境監測大數據,要求“真準全”,探討如何把大量數據用起來。環保企業的數字化之旅更多地是利用數字化系統服務于實際業務。
正如威立雅所說。虛擬世界中的巨大改變,最終都要為了更好的現實而服務。去年疫情期間,威立雅“解鎖”了更多數字化辦公方法,保障了遠程工作時的團隊協作和運營。
其中一個案例就是數字化比較良好的實踐:
應一家國際食品飲料巨頭的要求,威立雅水務技術(VWT)的德國團隊需要在疫情期間,立即啟動一家位于埃及的米尼亞的飲用水廠。但德國團隊無法到達5000公里外的現場,在現場的埃及技術人員不具備單獨執行此任務的必要技能。
兩個團隊靈活地利用數字工具,將國際專業知識和本地經驗相結合,僅用28天就使該工廠投入運行。
當前,數字化已經被眾多企業寄予厚望,認為是環保產業的未來。未來,數字化將與環保行業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還期待通過更多實踐案例來發現。
原標題:威立雅、北控、維爾利紛紛數字化轉型,“數字化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