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智慧環保發展新趨勢,不來2021世環會【國際環保展】怎么行。
如果用“智慧環保”這一關鍵詞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可以獲得太多相關信息,如“濟南智慧環保平臺獲評全國優秀”“青島‘智慧環保’實現高效發展和處置環境問題”“數字賦能建設‘智慧麗江’”“連云港:給生態監管植入‘環保智腦’”……越來越多的地方擁抱智慧環保,當然,越來越多的企業也紛紛布局這一未來無限的領域。
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積極利用大數據、AI、VR、云計算、物聯網、5G等新技術、新手段破解生態環境工作難題,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推進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智慧環保建設搭上“新基建”快車,已是大勢所趨。
過去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新常態,無論是經濟增長速度、增長動力,還是經濟結構、增長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把手,生態環境被寄予了更多厚望,也面臨著更多更嚴格的要求。
以2015年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為分水嶺,水、氣、土、固廢等污染防治的整體思路日漸明朗化;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提出,背后是國家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越來越高的重視程度,這些無疑為智慧環保的推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為了順應經濟發展大趨勢,進一步明確“智慧環保”這一新形勢下生態建設實現穩步提升的重要抓手和行業創新發展的創新方向,《“互聯網+”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與《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從國家頂層設計上正式定調,積極積極推進互聯網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監測和信息發布系統,形成覆蓋主要生態要素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動態監測網絡。
可以說,將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空間信息和智能控制等新型 IT 技術與環境管理業務應用、環境信息服務和環境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實現生態環境信息全面感知、廣泛互聯、深度融合、集中管理和智能應用,是科學治污、精準治污的必然要求。
受益于國家層面助推和需求旺盛,一系列重大環保項目建設大大促進了智慧環保在技術、引用、產業、保障等方面的長足進步,為生態環境向高質量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不過也應該看到,最新的信息技術與生態環境融合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短板,如數據共享、市場應用、業務協同等亟需完善和補齊。
在市場層面,當前我國智慧環保的市場主體比較廣泛,既有IT軟件服務商、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廠商,又有新型環保企業、物聯網企業,打造了一大批智慧環保創新平臺和企業,形成了涵蓋涵蓋感知、網絡通信、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及基礎支撐的產業鏈。
由多元化主體創造的市場空間不可謂不宏大。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00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11.3%。報告預測,2021年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2萬億元,到2025年有望突破3萬億元。其中,智慧環保市場規模保持較高速增長,行業復合增速為19.31%,對比萬億級的環保市場發展空間尤為廣闊。
展望“十四五”,全面開展大氣、水、土壤和新型污染物的治理,啟動碳排放達峰行動,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實現減污增容等,伴隨新技術在環境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環境科技與新技術的融合落地,將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的飛躍發展。當然,智慧環保仍然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
6月2日-4日,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拉開大幕的
2021世環會【國際環保展】,聚焦智慧環保在內的8大環境污染治理領域,涵蓋38個終端用戶領域,無縫鏈接環保行業上下游,分享行業前沿技術與資訊,深入探討行業潮流技術解決方案,勢必為您帶來非同尋常的參展體驗。
而同期舉辦的第三屆上海智慧環保展,展品范圍覆蓋環境監測檢測設備、智慧水務管理技術及系統、智慧物聯系統、檢測儀表及實驗室分析設備、第三方環境服務、智慧水利等,同期還將舉辦國際智慧環保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國際智慧水務論壇、環境綜合治理大會、全國VOCs治理和監測高峰論壇等多場行業會議,值得關注智慧環保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好好把握!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