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在线观看,色偷偷伊人,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正在閱讀:江蘇《淡水浮游藻類監測技術規范》發布
資訊中心


江蘇《淡水浮游藻類監測技術規范》發布

2021-03-19 13:27:51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鍵詞:淡水浮游藻類監測污水監測閱讀量:20761

導讀:本文件規定了淡水浮游藻類的監測原則、試劑和材料、儀器和設備、監測步驟、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湖泊、水庫、河流等水體類型中淡水浮游藻類(粒徑>3μm)的監測。
 
  淡水浮游藻類監測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淡水浮游藻類的監測原則、試劑和材料、儀器和設備、監測步驟、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湖泊、水庫、河流等水體類型中淡水浮游藻類(粒徑>3μm)的監測。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SL 733 內陸水域浮游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DB32/T 3202 湖泊水生態監測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GB/T 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浮游藻類 planktonic algae
 
  水中營浮游生活方式的藻類植物,易于在風和水流的作用下作被動運動,不包括細菌(藍藻除外)和其他植物,淡水中常見浮游藻類主要包括藍藻(Cyanophyta)、綠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裸藻(Euglenophyta)、甲藻(Pyrrophyta)、金藻(Chrysophyta)、黃藻(Xanthophyta)和隱藻(Cryptophyta)等門類。
 
  3.2 浮游藻類優勢種 dominant species of planktonic algae
 
  浮游藻類群落中在數量或生物量方面占有優勢地位的種類,對群落結構和群落環境的形成有明顯控制作用的種類。
 
  3.3 浮游藻類密度 planktonic algae density
 
  單位體積中某種類或全部浮游藻類的數量。本文件規定浮游藻類密度以細胞數表示,單位為cells/L。
 
  3.4 浮游藻類生物量 planktonic algae biomass
 
  單位體積中某種類或全部浮游藻類的質量。本文件規定浮游藻類生物量以濕重表示,單位為mg/L。
 
  3.5 藻類水華 algal bloom
 
  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表觀特征為懸浮在水中或水色明顯變化。
 
  4 監測原則
 
  4.1 科學性原則
 
  監測斷面(點位)及監測結果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全面反映監測區域淡水浮游藻類的整體狀況。
 
  4.2 可操作性原則
 
  淡水浮游藻類監測需要綜合考慮人力、資金和后勤保障等條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立足于環境監測業務化及環境管理需求。
 
  4.3 持續性原則
 
  考慮到生物群落演替長期性、復雜性等特點,建議監測斷面(點位)、方法、時間和頻次等一經確定,應保持延續性,對水生態環境狀況持續跟蹤。
 
  4.4 保護性原則
 
  監測以保護和恢復為終目標,因此在監測過程中應避免對野生生物造成傷害,避免超出客觀需要的采樣。
 
  4.5 安全性原則
 
  野外監測相關人員應接受專業培訓,并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5 試劑和材料
 
  5.1 本文件所用試劑均應為符合國家標準的分析純試劑、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5.2 魯哥氏液:稱取60g碘化鉀溶于100mL蒸餾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0g碘,搖動至碘完全溶解,加蒸餾水定容到1000mL,制成魯哥氏液,然后貯存于磨口棕色試劑瓶中。
 
  5.3 甲醛溶液:φ(HCHO)=37%~40%。
 
  5.4 鹽酸溶液:φ(HCL)=37%。
 
  5.5 硝酸溶液:ρ(HNO3)=1.42 g/mL。
 
  5.6 過氧化氫溶液:φ(H2O2)=30%。
 
  5.7 乙醇溶液:φ(C2H6O)=75%。
 
  6 儀器和設備
 
  6.1 野外采樣
 
  6.1.1 采水器:2L。
 
  6.1.2 水桶:5L或10L。
 
  6.1.3 25號浮游生物網:200目,篩絹孔徑為0.064mm。
 
  6.1.4 具刻度無色透明采樣瓶:1L、2L、5L等。
 
  6.1.5 具刻度塑料螺口樣品瓶:100mL。
 
  6.1.6 塞氏盤:ø20cm,配重錘及帶刻度的繩索。
 
  6.2 樣品前處理
 
  6.2.1 虹吸管:ø2mm~3 mm。
 
  6.2.2 尖頭玻璃管:與虹吸管配套,尖頭部位使用孔徑0.064mm的篩絹包裹封蓋。
 
  6.2.3 洗耳球。
 
  6.2.4 玻璃試管:15mL。
 
  6.2.5 離心管:15mL,玻璃或塑料。
 
  6.2.6 水浴鍋。
 
  6.2.7 離心機:相對離心力可達到1000×g(轉速3000rpm~4000rpm)以上。
 
  6.2.8 漩渦混勻器。
 
  6.2.9 超聲波清洗儀。
 
  6.3 實驗室顯微鏡觀測
 
  6.3.1 顯微鏡:配備10倍、20倍、40倍或60倍物鏡、100倍物鏡,10倍或15倍目鏡。
 
  6.3.2 目測微尺和臺測微尺。
 
  6.3.3 浮游生物計數框:0.1mL,內框20mm×20mm,橫豎劃分為10×10行,共100個計數小格,每個計數小格內框為2mm×2mm。
 
  6.3.4 移液器:大量程為100μL~200μL,也可用刻度滴管代替。
 
  6.3.5 載玻片:25.4mm×76.2mm,厚0.8mm。
 
  6.3.6 蓋玻片:22mm×22mm,厚0.17mm。
 
  6.3.7 鑷子。
 
  6.3.8 計數器。
 
  6.4 其他輔助設備
 
  6.4.1 防護設備:救生衣、水褲、防水服、防曬服、防寒服、高筒膠鞋、橡膠手套、急救包等。
 
  6.4.2 現場記錄設備:GPS、照相機、中性筆、記號筆、鉛筆、標簽、采樣記錄表等。
 
  6.4.3 一般實驗室和現場常用儀器和設備。
 
  7 監測步驟
 
  7.1 野外采樣程序
 
  7.1.1 采樣點位的確定
 
  7.1.1.1 根據水體的自然生態類型、人類干擾的空間特性和點位周邊生態環境等確定采樣點位。
 
  7.1.1.2 監測斷面的布設和采樣點位的確定應符合HJ/T 91的規定。
 
  7.1.2 監測時間的設定
 
  常規監測一般按季節或水期開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月監測一次。專項性監測頻次視具體情況確定。發生藻類水華時段可適當加密監測頻次。監測時間的確定需考慮下列事項:
 
  a)若進行逐季或逐月監測,各季或各月監測的時間間隔應基本相同;
 
  b)同一湖泊(水庫)的監測應力求水質、水文及生物采樣時間上同步;
 
  c)考慮到浮游藻類的日變化,監測時間盡量選擇在一天的同一時段。
 
  7.1.3 采樣斷面(點位)環境觀測
 
  采集樣本前,應先對現場環境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拍照;盡可能全面檢測和記錄水深、透明度、pH值、水溫、溶解氧等常規理化指標及水文信息;也可以同步采集水樣進行水化學指標的實驗室分析。
 
  7.1.4 樣品的采集
 
  7.1.4.1 定量樣品采集
 
  采集浮游藻類樣品時,需根據采樣點位的水深設置采樣層次。水深<5m或混合均勻的水體,不分層,在水面下0.5m處采集;水深為5m~10m時,分別在水面下0.5m處和透光層(深度以3倍透明度計)底部采集;水深>10m時,分別在水面下0.5m處、1/2透光層和透光層底部采集。分層采樣按照由淺到深的順序,使用采水器采集1L~5L水樣。將各層次采集的樣品倒入事先準備的清潔水桶,充分混勻后,取1L~5L水樣裝入樣品瓶。
 
  7.1.4.2 定性樣品采集
 
  7.1.4.2.1 浮游藻類定性樣品的采集應在定量樣品采集結束后進行。
 
  7.1.4.2.2 用25號浮游生物網在選定采樣點的水面下0.5m處作“∞”形循環緩慢拖動,拖動時間1min~3min。水樣采集完畢后,將網從水中提出,待水濾去,輕輕打開浮游生物網底管的活栓,使水樣流入樣品瓶中。
 
  7.1.5 樣品的固定
 
  7.1.5.1 定量和定性樣品現場加入水樣終體積1%~1.5%的魯哥氏液進行固定。
 
  7.1.5.2 藻類水華樣品可根據情況酌情增加固定劑用量。
 
  7.1.6 樣品的保存
 
  7.1.6.1 采集的樣品應盡快固定,未固定的樣品即活體定性樣品,在4℃~10℃條件下避光保存,保持樣品瓶中的樣品上方留有一半以上的空間,并應在3 h內鏡檢。
 
  7.1.6.2 魯哥氏液固定的樣品在1℃~5℃條件下避光保存不得超過12個月,常溫保存不得超過3個月。長期保存時,加入甲醛溶液,用量為水樣終體積的2%。保存時,每隔2~3周檢查固定劑(定量樣品可以觀察魯哥氏液顏色是否變淡),必要時進行添加,直至完成種類鑒定。
 
  7.1.7 樣品標識和記錄
 
  在樣品瓶外側標注樣品編號、采樣日期、水體名稱、采樣點位、采樣人姓名以及樣品類型。現場記錄表格可參照SL 733的附錄A。
 
  7.2 實驗室分析程序
 
  7.2.1 顯微鏡的標尺校準
 
  校準方法參見附錄A。
 
  7.2.2 定性分析
 
  7.2.2.1 前處理
 
  7.2.2.1.1 定性樣品一般不做沉淀、濃縮,如溶液過多,可適當棄去部分上清液,再進行種類鑒定。
 
  7.2.2.1.2 如果樣品中硅藻過多,顯微鏡下難以鑒別硅藻種類,需要對硅藻內含物進行去除,前處理方法參見附錄B。
 
  7.2.2.2 種類鑒定
 
  用移液器或刻度滴管吸取60μL左右樣品瓶底部的定性樣品滴到載玻片上,用鑷子蓋上蓋玻片,制成標本片,在顯微鏡下,盡量鑒定到種,形態學可以區分的分開列出,常見種給出種名。每個樣品應觀察不少于2~3個標本片。建議有條件的實驗室對于一些不能確認的優勢種或常見種,開展分子生物學鑒定。
 
  7.2.2.3 記錄
 
  在浮游藻類分析記錄表填寫樣品相關信息。實驗室分析表格可參照SL 733的附錄B。重要的或優勢種類應拍照記錄。
 
  7.2.3 定量分析
 
  7.2.3.1 前處理
 
  一般前處理方法參見附錄C。當發生藻類水華時,可考慮原樣或者原樣稀釋后計數。在藻類應急監測或要求快速報送數據的情況下,可采用原樣固定離心后計數(準確量取100mL~200mL混勻后的水樣于離心管中,以相對離心力1000×g(轉速3000rpm~4000rpm)離心10min~15min,吸去部分上清液,定容至5mL~10mL,漩渦混勻洗下粘附在管壁上的藻類細胞,超聲分散處理10min~15min,此懸濁液用于下一步鏡檢)。
 
  7.2.3.2 種類鑒定和計數
 
  將樣品充分搖勻(手工或旋渦混勻器混勻),用移液器吸取0.1mL樣品到計數框中。移入之前用鑷子將蓋玻片斜蓋在計數框上,在計數框的一邊進樣,另一邊保持出氣,避免氣泡產生。注滿后把蓋玻片移正。種類鑒定要求同7.2.2.2,按種計數。藻類數量較多時可使用計數器,有條件的實驗室可結合軟件分析技術對藻類的種類進行識別和計數。計數方法參見附錄D。
 
  7.2.3.3 藻類密度計算
我要評論
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

    不想錯過行業資訊?

    訂閱 環保在線APP

    一鍵篩選來訂閱

    信息更豐富

    推薦產品/PRODUCT 更多
    環保商城:

    氣浮機曝氣機COD測定儀TOC分析儀污水提升器帶式壓濾機格柵除污機污泥泵潛水攪拌機污泥濃縮機污泥攪拌機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高壓清洗機油煙凈化器板框壓濾機無軸螺旋輸送機氣體分析儀煙塵檢測儀油霧凈化器超聲波清洗機泳池水處理設備

    我要投稿
    • 投稿請發送郵件至:(郵件標題請備注“投稿”)hbzhan@vip.qq.com
    • 聯系電話0571-87759680
    環保行業“互聯網+”服務平臺
    環保在線APP

    功能豐富 實時交流

    環保在線小程序

    訂閱獲取更多服務

    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

    抖音

    環保在線網

    抖音號:hbzhan

    打開抖音 搜索頁掃一掃

    視頻號

    環保在線

    公眾號:環保在線

    打開微信掃碼關注視頻號

    快手

    環保在線

    快手ID:2537047074

    打開快手 掃一掃關注
    意見反饋
    我要投稿
    我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八宿县| 云和县| 萝北县| 江门市| 马尔康县| 亚东县| 沅陵县| 四平市| 柳河县| 正蓝旗| 潼关县| 张家川| 莲花县| 固镇县| 河间市| 柞水县| 清涧县| 天气| 久治县| 江达县| 大港区| 铜鼓县| 崇明县| 钦州市| 永丰县| 会理县| 栾川县| 莱州市| 衡水市| 石棉县| 桐梓县| 大港区| 阜新市| 武乡县| 无锡市| 班玛县| 从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隆子县| 平阴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