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近日發布新研究報告——《管理會計活動框架下的碳資產管理問題研究》。
研究認為,在以“碳中和” 為目標的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碳資產成為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新資產項目。研究在實地調研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從企業碳資產管理視角出發,探討企業如何在管理會計活傳統管理會計活動的影響和挑戰,論證低碳經濟下企業管理會計創新的方向,并為企業如何管理碳資產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那么,什么是碳資產?
研究給出了目前存在的狹義和廣義兩種解讀:
1、狹義——能夠通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而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2、廣義——所有的在低碳經濟領域中具有價值屬性的對象身上體現或潛藏的、適用于儲存、流通或財富轉化的有形和無形資產
研究稱,“‘十四五’末,中國將建成交易額超千億的大碳市場”。從企業層面看,碳資產管理得當,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并增強盈利能力;對投資機構而言,在碳市場以及中國的幾個試點碳市場上,碳資產逐漸成為一個投資熱點。
截至2020 年 8 月,中國試點碳市場共覆蓋20多個行業,近3000家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 90 億元。
“很多企業將探索低碳發展模式列為重點發展方向,尤其是在鋼鐵、建筑、交通等領域,推動低碳發展模式尤為重要。低碳發展模式成為這些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如是表述。
而除了傳統“高碳”行業外,一些科技公司也承諾將于 2040 年實現零碳排放,這意味著“低碳發展”的主基調已經不僅僅在于“碳排放量”本身的排序上,更多會融入未來搶先布局的戰略行動中,沒有企業可以置身事外。
“企業低碳發展模式是一種戰略規劃”
研究做了上述結論,并表示,需要落實為具體的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開發。據研究預測,“30-60 目標”將在 2020~2060 年間為中國帶來平均每年萬億元級別的低碳技術投資,相應的低碳產品年產值規模將達 7 萬億元。
當然,研究也指出,低碳技術會增加企業的前期投資和運營成本,不過可以帶來后期的長久效益。
此外,研究認為,中國碳交易市場試點都出現了明顯的“到期日”效應,即臨近履約期滿的時候交易活躍度提高,而在其他時間的交易活躍度和配額成交量明顯下降。碳排放權資產后續計量宜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類似于企業為了彌補碳排放權配額缺口而預先購買配額所付出的代價。
與此同時,碳資產的全產業鏈管理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確定碳排放范圍的定義
2、準確在全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之間進行碳排放(和相關成本)的分配
按照研究給出的評價:
1、如果企業在技術開發、產品生產等環節提高碳資產管理能力,長期以往,一定能逐漸發揮正外部效應,效應甚至有望呈指數增長(可參考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企業探索低碳發展模式,就是將“低碳”概念融入品牌核心價值,形成品牌的低碳基因,打造低碳品牌需要建立嚴格的“低碳品牌”關系鏈;反向看,低碳品牌能為企業樹立良好的環保形象,獲得客戶忠誠度。
3、將碳資產管理效率作為非財務指標納入管理者績效考核體系有其必要性,也需要確定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不同權重比例,碳資產管理決策也要權衡短期影響(成本增加)和長期效應(可持續發展)。
研究建議企業從以下方面開展碳資產管理:
1、以管理會計活動為框架,逐步建立和完善碳資產管理體系
2、根據不同的碳資產類別進行分類、動態的管理
3、理清不同類別碳資產的相互影響及與其他管理會計活動的影響
4、根據核心管理會計原則,理解和測量碳資產方程式的相應會計負債和費用,以幫助組織決策者做出明智的業務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