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洞察固廢處理的變化,垃圾焚燒發電市場將是重要的觀察窗口。
據統計,2007年至2018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年實際處理量從1445.96萬噸增長到11226.24萬噸,復合增長率達20.48%。另據住建部新數據,2018年縣城焚燒處置量占比達17%,較2006年提升16pct。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底,中國城鎮已投運垃圾焚燒項目約400個,另有在建項目300余座。到2020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規模將達到59.14萬噸/日,處理規模占比將達到54%。
從行業投運產能方面來看,2020年仍然是垃圾焚燒行業投產大年。截止到2020年10月,全行業垃圾焚燒投運總產能52.1萬噸/日。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新增的42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四五線城市項目數量占比達44%。而在前8個月里,垃圾焚燒項目累計中標金額419億,若按照行業平均噸投資50萬元測算,對應新中標項目約為8.4萬噸。
各級地方政府也是接踵出臺生活垃圾焚燒中長期發展規劃,將要興建、改擴建的垃圾焚燒項目紛紛納入發展規劃和省級重點項目中。在2020年重點項目名單的地區中,共有21省市重點項目中包含垃圾焚燒終端處理項目,項目數總計達91個。從垃圾焚燒產能分部來看,浙江、江蘇、廣東三省垃圾焚燒產能已超過30000噸/日。綜合我國對垃圾焚燒補貼政策的調整以及各地垃圾焚燒項目的規劃,垃圾發電行業可能會進入一個緩慢增長的階段。
考慮到垃圾焚燒項目中標后,需要經歷立項、環評公示與審批、產能建設、試生產等多個環節,意味著行業快速增長仍有3年以上。加之政策推進程度、焚燒補貼調整、資源化水平提高及成本制約等因素影響,預計可釋放空間為22.4萬噸/日。“十四五”期間預計垃圾焚燒新增規模需求為51.8萬噸/日。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垃圾焚燒市場投資空間、建設空間約在1000億元左右。
近兩年,市場對垃圾焚燒補貼退坡的擔憂一直成為壓制板塊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焚燒企業表現近年弱于市場。垃圾焚燒項目收入包括兩部分:一是地方政府的垃圾處理費,二是發電上網電價。垃圾焚燒發電的技術進步和規模效益終仍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效益上,而生態環境效益很難通過市場手段轉化成經濟效益。競爭轉向理性助推垃圾處理費趨勢回升,加之運營效率提高帶來的催化效用,行業回報改善明顯。
未來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將從注重規模轉向注重高質量發展。隨著環保監管的日趨嚴格以及國家補貼的退坡,“如何走出舒適區”也成為整個行業正在思考的問題,如何對不同地域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標準化、精細化的有效管理是重中之重。據了解,通常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規模約為2億元以上,且投資回收期較長。噸垃圾處置費取決于當地政府定價,一般垃圾量大、熱值高的地方垃圾處置費可能低些,相應單位產能投資高的地方垃圾處置費可能高些。
伴隨“產廢者付費”的來臨,垃圾焚燒將全面進入“運營為王”的時代。目前垃圾焚燒行業第一梯隊市占率已經達到80%。長期來看垃圾焚燒企業有望通過提升垃圾處理費、內部成本優化、國補轉地補等方式確保新項目的投資回報率。部分小型企業難以達到環保要求而被相繼淘汰,而規模大的企業受益于技術和規模而效率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強強聯合的擴張方式將替代單一市場項目獲取的競爭模式,市場資源將向優勢企業傾斜,強者恒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