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再次消除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性。
《意見》首次提出了垃圾焚燒發電國補小時數為82500 小時,同時不超過自項目并網之日起的15年(對應5500小時/年),超過部分不再享受補貼。自并網之日起滿15年,多15年,對應利用小時數為5500小時/年。2006年國家發改委將垃圾焚燒發電納入生物質能發電范疇,自此垃圾發電開始享受可再生能源補貼。目前,補貼已成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支柱性收入。
從行業平均的角度,5500利用小時/年可基本保證生物質發電項目享受15年的中央財政補貼資金。15年內能否領滿國家補貼,主要取決于三個關鍵點,項目產能利用率、噸上網電量以及噸發電機功率。“合理利用小時數的確定,實際上是設定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能享受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金額上限。”以一個1000噸/天的垃圾焚燒項目為例,項目運營滿15年后的上網電價按0.5元/Kwh計算,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將減少1.25%。
此外,按0.5元/度確認標桿上網電價后,項目的凈利率亦將降低8—10個pct。據業界測算,一旦垃圾焚燒項目無法入庫,拿不到電價補貼,每噸垃圾處理費需要上漲70元左右,才能維持原有的收入。這也無疑對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總體收益有一定影響。大部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運營期為25年至28年,而此番國補針對存量補貼周期基本腰斬一半以上,其政策改革幅度不可謂不大。
當前用較為先進的技術,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年均利用小時數可達7000小時甚至更高,達到82500小時僅需12年左右。這就意味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全生命周期內僅有不到一半的時間可以獲得國家補貼。企業若想維持項目的盈利能力,則需通過和地方政府爭取上調垃圾處理費從而確保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收入水平。至于未來超過補貼小時數后怎么辦,三部委給出明確的政策是“核發綠證準許參與綠證交易”。
盡管缺口資金部分由于將轉嫁給地方政府承擔或建立收費制度,由此給行業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同時導致未來競爭更加激烈。所在地燃煤標桿電價越高、發電效率(噸發電量)越高、現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服務費越高的項目受此影響越小。對上市公司來說,其運營的項目質量在技術、管理、區位等多方面優勢的加持下超出行業平均水平,能享受國家補貼的年限更短。
但從發展趨勢來看,焚燒在全國垃圾處理能力中占比矚目,各地仍在不斷加碼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從地域分布來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華東、華南地區。據光大證券估算,預計2020年依然會有13萬噸/日—15萬噸/日的新增并網規模。更長遠地看,18省擬新建744座焚燒廠,合計2018年—2030年新增產能59萬噸/日,預期投資金額達3017億元。
截至今年底,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規模要求達到59.4萬噸/日,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比要求達到50%以上。2019 年底產能達 49.0 萬噸/日,距離前述目標尚有10.1萬噸/日的缺口。相對應地,2019年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市場規模約為221億元;2020年將在168億元左右。隨著配額制、各省陸續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實施方案出臺,垃圾焚燒行業景氣較高,行業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未來“綠證”將成為增加項目收益的重要途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