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億元的環保產值是大肥肉還是難啃的骨頭,大多數企業在過去的3年里才摸清了點門路。
加速入場的國資亦如此。源于媒體日前報道,3個月前成立的江蘇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再現新動作:吸納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新股東。公開資料顯示,后者定位為江蘇省屬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股東為江蘇省財政廳。而作為國內又一家地方“環保艦隊”,江蘇省環保集團將著力提高集團主業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市縣國資加大投入,共同聚焦重點領域環境整治。
一連串的動作,都足以說明環保領域,將是下一個國資、民企角逐的戰場。
“不一般”的新選手們上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
在江蘇之前,陜西、遼寧、廣西、浙江、福建、山東及江西均已經成立省級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截至目前,24家省級環保集團業已成型。而在他們身后,則兼具了一個共同點:以國資為依托,跨界進軍環保。具體來看,各地環保集團實控人來源略有不同,有的是省級人民政府,有的是省級環保廳,有的是省級國資委,還有的是省級發改委。
從布局內容來看,從污水處理、固廢處置、土壤修復、廢氣治理等細分領域,到生態系統修復、流域治理、垃圾分類等綜合服務,前述地方環保集團更著力于布局環境治理全產業鏈,包括上游的科技研發、設備制造,中游的施工、安裝,下游的運營。亦如業界普遍所言,“國資入主環保企業后,重點應放在打造大平臺、構建行業生態上。”
某種意義上說,在這些省級環保集團的目標中,排在首要位置的都是完成環保治理任務。在此基礎上,他們則更希冀于在資金、技術、資源等方面都發揮出“1+1>2”的效應。
跑步入場的“國家隊”緣何而來
包括省級環保集團在內,更多的國資平臺則是隨著近年環保熱潮同步亮相。
進入2020年,“國家隊”入主環境產業企業的步伐加速。不同于其他行業,環保行業的特殊性使然,關乎民生,也是當下剛需。近年來,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持續推進正在催生巨量的環保剛性需求。作為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且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環保很自然地就被這些央企、國企納入視野。同時,也確實存在一些跨地級市的環境治理問題或公益性強的項目類型,需要兼具協調和融資能力的國資來承擔使命。
疊加PPP模式又帶來生態盛宴等大環境下,綜合性強、體量大的環保項目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1月—11月,體量1億以上的生態環保項目接近50個,總金額高達1487億。傳統環保行業屬于重資產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后期運行回收成本慢的特點,在細分領域還有技術密集的典型特征。尤其是重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收益低、回報周期長,長期以來形成了明顯短板。
國資入主更多地帶有“救命”性質。就民營環保企業出讓控制權的原因來看,多為“缺錢”。“由于金融控債防風險、降杠桿等因素影響,民營環保上市公司出現現金流緊張的問題。”E20環境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曾坦言。此前高速發展的PPP項目業績下滑明顯,環保板塊整體重資產屬性顯著。環保工程類項目又需要大量資金的長期投入,短期內很難產生現金回款。
與其動了誰的奶酪 不如重塑競合關系
顯然,國資進駐有助于對接更加豐富的地方政府資源,產業投融資“紓困”得以一定程度的解決。2018年至今,已有23家民營環保企業通過股權轉讓、聯合重組等多種合作方式引入了國有資本。
大部分國資喜歡并購以市政特許經營為主要業務的重資產型公司,如以污水廠、垃圾焚燒廠等投資運營業務為主的環保企業。其中,碧水源引入中交集團旗下中國城鄉,東方園林聯姻北京朝陽區國資委,國禎環保、鐵漢生態先后攜手中節能,雄安浦華水務、興蓉環境、上海環境則歸于“三峽系”麾下。
從環保頭部企業紛紛引入國資的混改案例來看,資源配置地位發生上述改變的同時,環境產業的市場競爭格局、資金鏈條傳遞都發生了重大改變:單體項目規模越大,國企越占優勢;而工程技術復雜、相對靈活繁瑣、變動多樣的則民企有優勢。央企、國企扛起投資大旗、進行資源整合,做一些集中式的環境整治,包括國家級的、區域性的大型項目。
但對于國資而言,真正占領甚至拓展市場還有待考察。在今后的5年之內,環保產業將進入一個大洗牌大重組階段。但歸根結底,環境產業不是投資型產業,也不是基建型產業,終究是一個“技術服務型”產業。能否做好這一點,無論是對于占據資源配置的國資,亦或是夾縫中求生的民企而言,也正是應對2020年環保下半場的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