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之下覓新機,是2020上半年水處理企業的切身體會。
以污水處理為例,作為打響碧水保衛戰中不可或缺的板塊,其落地情況與環保項目開工進展密切相關。正因如此,污水處理項目快速增長,往往被認為是水處理設施投資加快的重要信號。
有關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4月份以來,隨著復工復產進程進一步加快,一大批重點涉水設施建設項目步入正常運行軌道。水處理市場增速進一步回升的同時,投資將繼續在穩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
疫后復工帶動水處理市場回暖
2020年既是決勝碧水保衛戰的收官之年,也是水處理產業鏈的分水嶺。
但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讓全國大面積延遲開工,從供給端影響企業的生產恢復,導致水處理裝備制造投資需求減弱。受限彼時施工影響,春節后大量涉水項目難以開工,即便年初以來環保專項債發行進度加快、普惠占比加重,也難以促進水處理市場投資增長。此外,受疫情影響,水環境治理類項目放緩,產業清晰地體會到了不確定性的影響,做企業越來越不容易。
慶幸的是,水處理行業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朝陽行業,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當前,決勝碧水保衛戰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決策層下發一系列穩投資、補短板政策落地實施,水處理投資力度將不斷加大,產銷數據短期下降的局面將逐步扭轉。”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曾如是說道。
這一判斷可以從具有一定風向標意義的政府專項債中得到佐證。公開資料顯示,僅在2020年前兩個月里,污水處理領域發行的專項債規模高達435.24億元,約2019年全年規模的兩倍。“污水處理專項債作為涉水投資建設的先導指標之一,其數據明顯攀升,預示我國水處理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進一步加快。”
除了產能擴容、更新迭代以外,4月起污水處理市場景氣度大幅提升,反映出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將拉動水處理裝備制造及涉水經濟回暖。專家還指出,污水處理基礎設施之所以逆市上揚,源于其主要應用在新農村建設和市政工程項目中,而這兩者普遍受疫情影響較小。隨著多項環保利好政策出臺落地,水處理重大項目復工開工以及市政項目恢復如常,預計5月以后污水處理基礎設施產能占比仍將表現突出。
從“新”尋得布局契機
疫情給水處理產業鏈帶來了前述變化,亦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水處理行業轉型進程。內外需下行壓力加大,逆周期治水宏觀調控需要更加有為。2020年初以來,環保專項債發行規模明顯增大、發行節奏加快,其中大部分投向污水處理、固廢處置板塊。同時,進入3月初以來,國內密集出臺措施,加快環保重大項目復工。
綜合考慮專項債、下調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效果等因素,預計全年水處理投資增速有望逆勢攀升。尤其是當下多地區對高品質水環境有剛性需求,疊加區域性污水排放標準、自來水及飲用水標準日漸嚴苛。雖然一度被疫情打亂了節奏,但多數水處理企業很快調整了思路,試著從危機和變動中尋找機會。
以往“以規模為尺,以資本為驅動”的水處理市場確實發生了實質變化,即從點及面,走向區域綜合治理。從需求端來說,將從城鎮、市級部門,轉化為以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11省市祭出的聯合訂單。新嬗變自然新需求,隨之而來的是需要集成、需要新模式、需要新的技術模式來進行配套。
業內人士都知道,眾多傳統水處理行業洗牌在即。迅速打開增量市場已非上策,提升存量效率成為必然。經環保在線小編梳理后發現,各省份進一步加快了“新基建”的投資力度,強化融合5G技術、人工智能應用的智慧水務項目成為新一輪涉水投資的亮點。
“國家部署新基建,強化前沿技術嫁接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這不僅能直接帶動涉水投資增長和水處理產業精益化發展,也給環保其余細分領域利用5G等新技術,實現產業鏈升級提供了新平臺。隨著“新基建”中7大核心板塊加速普及,水環境治理基于日常數據運維和應急調度的信息分析、決策輔助需求將迎來爆發性增長。
值此發展大勢,如何進一步搶占市場新高地成為水處理企業重要議題。作為show出實力的窗口之一,展會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水處理企業提前布局的契機所在。尤其對于以膜設備、污廢水處理技術為主營業務的涉水企業而言,一場高層次、共享性、開放性展會誠如第十三屆上海水處理展覽會在為水處理需求端提供重新評估風險、重建信任的交流合作平臺的同時,也將透過“高大上”的政策紅利,解析出一個個“接地氣”的水處理發展藍圖,從而促使這些產業機遇轉化成為投資機會。
紓困“錢袋子”后再出發
國內券商得出判斷:隨著下游加速復工疊加“新基建”等政策發力,自4月份開始,水處理裝備制造需求環比出現明顯改善,預計5月份同比環比將會有進一步改善。
年初以來,決策層出臺了多項穩投資政策,強調要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環保項目建設進度。隨著政策的推進落實和疫情有效防控,涉水投資將逐步回歸常態,投資活力將進一步被激發,有效投資需求將持續釋放。
但與此同時,財政壓力開始顯現。“新基建”和老基建齊上陣,各地財力分布不平衡與補短板的壓力將進一步暴露。通常來看,大型水處理項目合作期動輒數十年,加之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強、變化大、周期短,如何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同時規避短貸長投的風險,成了包括水處理在內的環保重要課題。
關鍵點在于,“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關鍵要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一個好的政策會對產業產生極大的推動力。6月中旬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則通過強化開放重點行業市場、實施普惠的產業政策、推動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暢通信息反饋渠道等多個層面,進一步打開了環保民營企業的成長空間。
“能不能讓民企基因在新的水處理平臺上發揮新價值,則是下一步思考的問題。”推進水處理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做強做大,則需要根據目前不同的企業所處的層次需要、市場需求進行融合。在下半場水處理企業發展中,如何擁抱、適應疫后變局將成為核心要素,即便是頭部企業仍需立足當下,著眼未來,強化發展效益,由此帶來的水處理行業內生動力亦將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