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參與智慧水務啦,阿里云也參與了,你不了解可怎么行。
智慧水務,信息技術與水務管理結合的先進模式,在5G技術、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黑科技的加持下,正進入行業發展的黃金期。
《加快推進智慧水利指導意見》、《智慧水利總體方案》、《水利網信水平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等政策法規的面世發出了利好信號。
面對水污染治理需求,日益復雜的供水格局,水務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發出了剛需信號。
我國智慧水務的發展大體被業界分為了三個階段:自動化控制為核心的1.0階段;企業信息化為核心的2.0階段;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綜合應用的3.0階段。
智慧水務的技術架構包括信息安全、標準規范、業務應用、大數據重心、信息采集和基礎設施。
智慧水務架構的目標是,建立統一的大數據分析和調度管理平臺,整合現有功能和信息,在數據中心的支撐下,實現監測的“一個平臺、全面分析、智能調度、輔助提升”。
智慧水務平臺的系統設計原則包括一體化、平臺化、實用性和先進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一般污水處理廠架構智慧水務體系需要建立有代表性的模型數據采集存儲,錄入包括進水/出水水量、污泥量、藥劑量等一系列數據。
同時,液位、水泵開啟數量、風機信號狀態、曝氣系統DO、風量、污泥排放量、除臭污泥等水處理全過程都將置于系統監測下。
實時監測,故障預警等都是被納入智慧水務系統的,其終將達到節能降耗、提高污水處理效率、設備精細化管理和優化應用等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大熱的“新基建”對于智慧水務建設來說何嘗不是一次新機遇呢。
其中,“5G+智慧水務”建設正在激發行業參與熱情,包括“5G+智能水表平臺”、“5G+大數據應用”、“5G+基礎信息化”等都將豐富其應用場景。
“AI+智慧水務”也不遑多讓,密度高、精度高、價值高的水務數據積累和分析,滿足苛刻的實時性、完整性等要求,讓這樣的組合格外亮眼。
從數字化轉型,到智慧化轉型,水務行業正在面臨的不僅是考驗,還有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