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以提質增效為核的污水處理轉型浪潮,讓埋在地下的“管網”重回聚光燈下。
“黑臭在水里、問題在岸上、關鍵在管網。”目前,全國共建成并投入運營4800多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日總污水處理規模超過2億m³。即便如此,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仍逐年下降,有些地區甚至低于150mg/L。源于科技日報公開的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污水處理廠進水平均COD濃度低于350毫克/升的有24個;COD濃度低于250毫克/升的有12個省市。
這也導致了一個怪現象:污水處理規模在增長,平均COD濃度卻在下降。污水處理廠設計的生活污水進水COD是350mg/L,實際上不到150mg/L,也就是說污水處理廠處理的大量污水可能是經過大比例稀釋以后的污水,本應發揮治污效果的污水處理廠卻處理了大量地下水、雨水。
污水管網摁下“快捷鍵”
污水水量持續增加,污水處理設施設計建設冗余度不足,以及規劃的相應擴建工程不能及時建成投入運行,是水量超負荷的直接原因。這其中,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關鍵在于管網質量。城鎮污水管網系統除了接受主要的生活污水外,同時還接收部分工業廢水、垃圾滲濾液、初期雨水、以及其他非生活污水。污水管網一般分布在地下,屬于地下的設施,然而在我國污水廠沒有對污水管網進行管理之前,污水管網的管理企業并沒有對這些設施進行相關維護。
除了管網破損滲漏帶來的污水外滲以外,核心原因是污水管網功能性和結構性的缺陷、以及雨污合流帶來的外水入滲,癥結所在還是管網的系統化建設。如新建管網鋪設長度不足、已建管網雨水和污水混接現象嚴重、因管網材質差或維護不力等原因造成的管道破損等。
管網“頑疾”到了不得不治的時候。2019年5月,多部委聯合發布城鎮污水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提出將進入污水處理廠生化需氧量(BOD)濃度提升到100mg/L的要求,折算到COD濃度則為約200—230mg/L。
而要達到提升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的目標,必須更加聚焦城市地下的、看不見的排水管網修復、治理工作,加大投入財力物力提升管網的運輸收納能力從而提升污水收集率。疊加2020年作為“水十條”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政策層面的持續落地也將加速污水處理行業提質增效。根據“十三五”規劃,全國的污水管網規模需要從2015年的29.65萬公里擴大至 2020年的42.24萬公里,新建近13萬公里的管網。
大體量 大投資 何以解渴?
換言之,在未來的“十四五”治水藍圖中,污水管網將會是重要標的之一。
作為污水處理行業的重要環節,無論新建管網還是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往往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在此前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全國現在僅污水管網的缺口就有40萬公里左右,資金缺口在萬億元以上。缺口即意味著機遇,由此而來的市場投資體量也將令業界咋舌。僅就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而言,污水管網整體投資規模已達459億元。
但與此同時,存量管網目前質量普遍不佳,修復資金需求缺口大亦是管網建設市場化的難點。此前一段時間內,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治污,社會資本看中的是具有回報機制的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等屬于市政基礎設施,則甩給了地方政府,導致廠網分離。從資金來源上講,目前各地均已收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這部分費用中應包含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
從實際可操作性來看,多數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的折舊和維護成本要高于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維護成本,如果將管網成本納入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將大幅提升,超出居民和企業的可承受能力。核心原因在于管網建設尚未建立完善的投資回報機制。當前,污水處理費只能勉強覆蓋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成本,而污水管網的運行,還需要財政付費。
更關鍵的在于,“如何讓民間投資方愿意參與,關鍵是建立投資方對于地方政府的財政支付能力和履約機制的信任。”一個愈發明顯的特征是,將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捆綁在一起的“廠網一體化”項目正逐步受到業界青睞。廠網一體的核心是要將廠網掛鉤,尤其是對污水管網的截污效率和污水處理廠的治污效率進行考核并將二者進行掛鉤。而在水環境系統性綜合治理及流域全周期下,這一具備大體量的一體化項目或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