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態環境部每月公布的環保舉報可知,噪聲污染投訴量一直居高不下,僅次于大氣污染舉報。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部門對環保越來越重視,公眾環保意識的隨之加強,噪聲污染也像治理水、大氣、土壤等污染一樣,加強了投入和治理力度。
眾所周知,噪聲污染分為社會噪聲、交通噪聲、企業噪聲和施工噪聲四類,各地方對各種類型的噪聲污染均采取了專門的防治措施。在交通噪聲污染方面,道路兩旁配套建設隔聲屏障,嚴禁實施禁鳴、限行、限速等是采取的主要防治方式,除此之外,各地方從多方面入手,開啟了對交通噪聲污染的嚴格整治。
2020年2月26日,河北邯鄲發布關于加強非法改裝機動車噪聲污染管理的通告,嚴厲查處非法改裝機動車制造噪聲違法行為,對以瞬間提速、轟踩油門、轟鳴疾駛等方式制造噪聲的行為進行查處,同時為機動車非法提供加裝渦輪、改動排氣筒及消音裝置等服務的企業或個人也會依法進行處理;
四川資中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自2019年6月起,開展治理機動車噪聲污染工作,重點整治在禁鳴區域內機動車長時間違法鳴笛,或連續以鳴笛方式催促前方車輛和行人通行的交通違法行為,以及機動車擅自改裝或加裝高音喇叭;
大連聯合開展機動車噪聲污染專項整治行動,要求全天禁止噪聲超過80分貝的客車在道路上行駛,每日21時至次日7時,禁止噪聲超過80分貝的摩托車在大連市道路行駛,噪聲超標的車輛,將責令改正并處200元或500元罰款;
廣州為抑制噪聲污染,對目前已動工的9條(段)、超過230公里線路,力爭實現全地下線路敷設。對于已建成的軌道交通高架線路引起的噪聲問題,廣州市生態環境局按照“誰污染誰治理”和法定責任主體負責的原則。
從上述各地對噪聲污染控制采取的治理方式可以發現,主要從車和路兩方面入手,通過合理規劃道路、限制車流量以及車輛行駛速度、禁止改造或安裝容易產生噪聲的行為、道路兩側多植樹花草等進行管控。
噪聲污染相比大氣、水和土壤等污染,是即時性的,無法采集到“污染物”,造成噪聲的聲音消失了則污染也會消失。據統計數據顯示,在113個城市中,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噪聲超標情況,一級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超標率都在10%以上,這也是近年來全國各地對噪聲污染治理加強力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是針對噪聲污染治理的專門法律,1996年發布,于2018年進行了修正,其中規定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晝間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改變,為適應環境噪聲管理的新形勢、新要求,及時修改噪聲法也是治理好噪聲污染的重要手段,意識到這一點,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4月召開了《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修改啟動會,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充分認識噪聲法修改的重要意義,接下來將繼續突出源頭治理、問題導向,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噪聲評價、噪聲源的控制,并合理應用降噪技術,從而達到理想的噪聲治理效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