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長江保衛戰,從源頭管控至關重要。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個省市,其GDP超過全國4成,排放的廢水總量也占全國的40%以上。但與此同時,長江是許多沿江城市的飲用水源,其飲用水安全關系到5億多人的健康。而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進入河流的后一道閘口,直接關系到長江水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2018年年底發布的《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排查整治排污口,推進水陸統一監管”是長江修復戰役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長江保護修復是環境部污染防治七大專項行動的內容之一。早在三個月前,生態環境部就已組織開展長江入河排污口首批現場排查,預計全部排查將于年底前完成。緊接著,覆蓋上海、湖北、安徽3省市的排查工作隨之啟動。按照計劃,后續對可能存在暗管的重點區域等進行第三級排查后,會形成排污口名錄。生態環境部決定用兩年時間一個不漏地查一遍,這也是有關排污口職能整合后,首次針對長江沿岸排污口開展的全口徑、全覆蓋的排查。
此次排查與以往排查大的不同,就是不局限在現有政策對于入河排污口的規定,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站在水里看岸上”。本次排查是“全口徑”排查,只要是排查范圍內直接或間接向長江排放的,均納入排查范圍。“不管是不是規模以上的,只要是往河里排污的‘口子’就要查清楚、數明白。”整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涉及到沿線63個城市,即從四川省宜賓市至入海口江段,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主要支流以及太湖為工作重點。
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現場要求,長江入河排污口要“有口皆查,應查盡查”,不放過任何一個排污口。“在長江岸線上哪怕建了一座房子,也要測,這是重點”。此外,還會針對敏感地區、重點地區和盲點地區采取專項排查。同時,為各類問題“把脈開方”,確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長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工作。
“這將是一場硬仗,要‘準備脫一層皮’”。排查具體怎么做?上千環保系統的專業人員在長江沿岸近9000公里岸線上,采用現場踏勘方式對長江沿岸所有排污口進行核查登記。根據安排,現場排查要對每個具備采樣條件的排口用快檢試劑進行快速檢測。“查”和“測”就是要診斷病因;“溯”就是要追根溯源、找準病根;“治”就是要“分類施策、系統治療”。人工排查之后,還要對疑難點進行重點攻堅,進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名錄。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試點工作中,不僅有拉網式現場人工排查,衛星定位、無人機偵察、快速檢測箱等眾多高科技設備齊上陣。具體分工為無人機航測先行,排查疑似排污口;組織人員現場核查,對各類排污口逐一登記確認。對于人工難以發現的排口將采用無人機、無人船、熱紅外成像、管道機器等設備輔助排查。待沿江63城所有排查工作結束后,長江入河排污口將形成一份統一的名錄。
“通過排查,把入河排污口這個重要的基礎性‘底數’摸清楚,進而把相應監管責任落到實處。”對比之前采取的斷面管理,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干部陳堯表示,今后的管理都是從水的角度出發,“往陸地上看”。地方上要按“一口一策”的原則及“取締一批、清理一批、規范一批”的思路,分類型分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此外,以排查、監測、溯源、整治長江入河排污口,倒逼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確保長江經濟帶一江清水向東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