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攻堅水污染防治,加快水生態修復”為主題,第十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于26日上午在“東方水城——蘇州”拉開帷幕!
本次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水協中國委員會、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大會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水協(IWA)的大力支持。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余剛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主持。國家部委、江蘇省和蘇州市相關領導以及主辦單位領導為大會致辭,多位院士和國內外相關組織機構專家代表出席大會并發表學術報告。
蘇州市委副書記 朱民
作為東道主,朱民副書記首先對與會嘉賓代表來到蘇州表示熱烈歡迎,并向在座與會代表介紹了當前蘇州城市發展概況。朱民表示,蘇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期治水方針“給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為統領,按照科學治水,依法治水,精準治水,全民治水思路,正在奮力書寫好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水文化弘揚五篇文章。朱民指出,蘇州各地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利用本次大會深入學習,更好地把各位專家智慧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案和推動工作的抓手。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 楊洪海
楊洪海副廳長向與會嘉賓代表介紹了江蘇省在市政基礎設施、城鄉環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舉措,并指出蘇州當前已全面進入從強化能力建設到高質量全面提質增效新階段,不論是城市物理治理、管網修復,還是治排點整治等各項工作都走到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楊洪海表示,在蘇州搭建起“中國城鎮水務發展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這么一個性的交流平臺,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 仇保興
仇保興理事長在開幕式上為大會致辭并作了主題報告。在致辭中,仇保興和與會嘉賓代表回顧了我國三個重要階段的城鎮水務發展歷史。同時他表示,蘇州水生態治理,水安全的保障已走在全國前列,蘇州不僅因水而美,未來也一定會因水而興。
以《城市應急供水系統設計要點——基于復雜適應理論(CAS)》為題,仇保興理事長在開幕式上做主旨演講。他表示,一個國家城鎮化率過半也就意味著進入了污染事件頻發的高峰期。隨著城市“黑天鵝”的頻發,城市安全供水正在受到威脅,城市應急供水系統應該如何設計已經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和水務工作者面前一個亟待思考和深入研究的問題。圍繞“城市應急供水系統設計”,仇保興理事長表示基于復雜適應理論的主體性、多樣性、自治性、冗余、慢變量管理、標識等,演化式改良城市供水系統,是保證城市水安全的新思路。
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領事Claudia Spahl
Claudia Spahl女士在致辭中表示,不論是中德兩國的公共政府還是民營機構,伴隨著中德友誼的不斷提升,兩國之間的合作交流也在不斷加深,尤其是在環境保護和城鎮化等方面,德國和中國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同時在德國,有很多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水技術和現代化水安全保障方案的機構,也希望與中國的合作伙伴攜手,幫助解決當前城市面臨的各種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吳豐昌
吳豐昌院士在他的主題報告《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制修訂初步研究》中,和與會嘉賓代表回顧了我國環境相關國家標準的修訂歷程。他指出,當前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為補齊我國生態環境短板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給制定水環境標準提出了總體目標。他表示,一個合適的標準的編制出臺,不僅是一個國家環境保護目標和決心的體現,也是支撐產業健康發展,規范環境管理,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舉措。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任南琪
以“海綿城市理念與黑臭水體治理對策”為題,任南琪院士在大會開幕式上作主題報告。任南琪院士在報告中指出,黑臭水體治理是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組成部分,海綿城市理念是指導黑臭水體根治的根本保障。任南琪院士對當前黑臭水體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他指出,黑臭水體治理應以系統治理為原則,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指導,結合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然進化”,和通過數字化規劃、數字化工程設計與智慧水務管理的“人工強化”,來提高城市韌性,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活環境的需要。
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 黃曉軍
黃曉軍在致辭中表示,威立雅是世界500強中為數不多的以資源管理和環保為主業的企業之一。從從業者的角度,黃曉軍表示,過去一年,中國水務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水務管理模式從過去針對單個水廠運營管理轉變為對整個水系統和流域質量全面提升,水務項目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合同涵蓋內容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廣泛。政府監管從過去重建設、重資產逐步轉移到重運營、重結果。這些新趨勢對國內市場各類參與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永政
劉永政在發言中對當前經濟形勢和行業發展趨勢做了系統的分析。他認為,行業目標就是要構建行業生態,營造市場環境,推動行業進步,支撐產業發展,創造服務需求;通過治理創新和管理創新,來調整人才、知識、思維三大結構,改革生產關系,釋放科技生產力,提升要素資源的產出率,從而達到行業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水協會高級副主席 Sudhir Murthy
Sudhir Murthy在他的主題報告《IWA新戰略:聯結平衡研究與實踐》中向與會代表簡單介紹了IWA新的戰略——聯結平衡研究與實踐。他表示,水協是一個致力于水務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性協會,會員由企業機構和研發機構以相同比例組成,通過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理論和企業的產出實踐緊密聯結,能夠讓理論和實踐充分兼顧,更好地推動水務行業健康發展。
南方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沈鳳祥
沈鳳祥表示,企業作為水污染防治重要力量,應當遵守市場規則,提高社會責任感,通過強化環保觀念,提高環保意識,增強環保創新能力,南方泵業將為行業發展添磚加瓦,為化解水危機,保護水環境,為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林凱文
林凱文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凱泉非常注重于核心能力的打造。近年來凱泉聯合清華大學、中國農大、浙江大學、江蘇大學等全國各大院校建立合作實驗室,打造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合作平臺,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科技成果在水務產業的升級應用,共同打造高標準智慧水務和污水管理解決方案。
在26日下午召開的“城鎮水務發展主論壇”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余剛,法國建筑科學技術中心(CSTB)董事長Etienne Crépon,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王復明,中國計量大學黨委書記、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五水共治”技術服務團團長、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張土喬,華為智慧水務解決方案部解決方案總監楊平,北京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鄭江,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IWAR研究所副所長、德國水工業聯合協會中國區主席Martin Wagner,蘇州水務局局長、黨組書記王國榮,日本水道工業團體連合會專務宮崎正信,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馬軍以及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教授俞孔堅分別圍繞大會主題發表學術報告。
△城鎮水務發展主論壇專家陣容
以學術交流研討為基礎,大會將在明天召開30場平行分論壇,300多位城鎮水務領域的專家將圍繞城鎮水務發展改革、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智慧水務建設運行、黑臭水體整治、村鎮生活污水治理、長江一體化水務發展、污泥處理技術與資源化利用、水生態修復技術、城市管網漏損控制、凈水技術與水安全管理等主要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全面解讀水污染防治攻堅和水生態修復重點難點,推動綠色發展與區域協調發展。
大會同時召開“第十四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新技術設備博覽會”,集中展示國內外水行業發展新成果,展覽范圍涵蓋智慧水務、海綿城市、水處理技術、給水排水領域高精尖產品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