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舉行的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提到了很多人們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其中就包括環境監測監督管理。生態環境部也回應稱,2018年先后出臺了3個文件,開展了3個專項行動,下一步還將做好2件事:

生態環境部表示,總體而言,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能力、水平、條件、監測的結果是基本可信的。緊接著,生態環境部還將著重提升監測隊伍水平,建立健全內部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強化各界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法律責任。
之所以如此重視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就是因為環境監測數據貫穿了環保工作的前、中、后期,覆蓋了環保產業的全領域,應用之廣使環境監測工作就是“頂梁柱”一般的存在。不以水、土、氣為劃分界限,來看一下有哪些領域對環境監測的需求將愈發凸顯出來。
①農業環境監測
在工業生產方式升級的大背景下,環境監測需求攀升是毋庸置疑的。而與此同時,其實農業環境監測的市場需求也在悄然爆發。這與近幾年農業面源污染、生態農業發展趨勢密不可分,也受到了秸稈焚燒、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農田土壤質量等這些突出矛盾影響。
近日,農業農村部還印發了《關于做好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重點抓好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監測、農田氮磷流失監測、農田地膜殘留監測、農業生物物種資源調查和外來生物入侵監測。
這些,都將成為潛力可期的細分板塊。
②輻射環境監測
關于輻射問題,很多都是集中在現代電子設備上的,近由于5G網絡成為熱門話題,關于“5G信號基站”與“4G信號基站”相比輻射程度如何的討論浮出水面。這也側面反映,人們對于輻射這個概念的關注度確實在提高。
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國輻射環境監測工作是比較完善的,尤其在核輻射安全這個關鍵上更是慎之又慎。生態環境部在2018年底,2019年初前后印發了國家環境標準《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和《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運行技術規范》。
在這個領域,凝聚了不少高精尖力量。
③公共場所環境監測
業內人士已經發現,學校正在成為搭建環境監測系統的生力軍。這也是近年來室內空氣質量被推上話題榜的市場反饋之一,更多校園環境監測系統為規范教室空氣質量、戶外空氣質量工作,擴大了環境監測設備應用范圍。
以此為突破口,環境監測產業是否會在未來不短的一段時間內,以公共場所的室內外空氣質量為契機,將環境監測設備和環境監測系統搬進更多商超、寫字樓、俱樂部、健身房、酒店賓館諸如此類的封閉和半封閉領域呢?
更多零散場景應用,有待探索。
④景區生態環境監測
上面更多的是室內場景應用,那么室外生態環境監測是否有必要,有需求呢?實際上,目前很多景區都已經開始安裝生態環境監測站。簡單一點的生態環境監測站主要監測溫濕度、負氧離子以及輻射氣壓等數據,更系統的環境監測站將包括環境監測平臺、環境質量預警平臺、環境監測數據庫等多個板塊。
對于景區生態環境質量的綜合評價,正在成為左右游客選擇的可選項,同樣景區也可以將生態環境評估數據作為一大亮點,借此吸引越來越注重空氣質量、水環境、自然生態系統的廣大消費者。
特定區域的生態環境監測需求,不失為延伸產業鏈的業務選擇。
⑤便攜式環境監測
固定環境監測站的設立自有其優越性,但是便攜式環境監測方式也擁有龐大的市場。尤其是在民生這塊,占地面積廣、不可以動的環境監測站顯然不能滿足需求。例如甲醛檢測儀、可燃性有毒氣體警報器、PM2.5檢測儀、負離子濃度檢測儀、一氧化碳檢測儀、臭氧檢測儀等。
除了民生這塊,我國正在建立的環保督察制度也常常會在明察暗訪中需要一些簡便易攜的環境數據監測設備,比如在國控監測點稀疏的偏遠地區,比如在一些特定時間段和地點的特定物質檢測等等,都是一些可挖掘的增長點。
積累發展經驗,拓寬解題思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