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中,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以“四維集約、合縱連橫”為題做了行業年度盤點的主題報告。報告第一章節以“環境企業幾不可能三角”和“賽道論”剖析了資本寒冬疊加PPP規范緊縮下的環境產業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隨后的章節以“四維集約”為主線,詳細分析了固廢各細分領域的發展局勢和未來趨勢。
E20研究院數據中心以“四維集約、合縱連橫”主題報告中的一圖為引子,安排梳理了本次系列報告。本報告以省為單位,從全國各省環衛市場規模、市場集中度、參與企業數量等多個維度,試圖揭秘各省環衛市場化現狀及項目機會,為環衛企業布局、整合環衛市場提供參考價值。
注:市場規模等于已市場化規模,為參與環衛市場化企業中標、簽約環衛項目首年服務金額之和。
微笑曲線數據來源E20研究院數據中心
對于環衛市場化起步較晚、速度較慢、市場規模較小的西藏、青海、寧夏等地來說,只有少數企業參與環衛市場化競爭,因此這些省份的環衛市場化行業集中度(CR10)也相對較高,在60%以上。而對于環衛市場化起步較早、速度較快、市場規模較大的浙江、江蘇等地,參與環衛市場化的企業相對變多,行業集中度相對降低,CR10在50%以下。比如浙江省的市場規模在90億左右,其涉及環衛市場化企業達1300多家,其CR10僅在18%左右;江蘇省的市場規模在70億左右,其涉及環衛市場化企業600多家,其CR10也僅在20%左右。而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之后,行業集中度再次升高。比如廣東作為市場化規模大的省份,市場規模在150億左右,其環衛市場化參與主體有600多家,CR10卻接近30%。
從時間(市場化進程)和空間(省份)維度來看,各省的環衛市場化特點不盡相同,基于此開展環衛市場化系列分析報告,本篇先帶各位讀者了解廣東省環衛市場狀況。
(一)廣東省-環衛市場規模拔得全國頭籌
從2014年-2018年10月底全國環衛市場化規模超1000億,其中廣東省市場化規模大,占比全國的15.75%。而深圳和佛山兩市的環衛市場規模占據整個廣東環衛市場規模的一半,第三名、第四名分別占比13%和10%。
其中深圳市作為經濟特區,自然在環境衛生的投入上也不會吝嗇,深圳市各區財政資金全方位投入促進市容環境,并盤活國有資源多渠道籌集資金改善環衛工人待遇,“美麗深圳公益基金會”這樣公益性的組織也在2016應運而生。佛山、廣州、東莞等地市也均采取了各種措施以支撐環衛工作的實施。
(二)廣東省-環衛市場CR10高達30%
廣東作為市場規模大的省份,其環衛市場化參與主體有600多家,CR10接近30%。而市場份額前十家的企業無一例外都是本地企業。企業名單如下:
備注:市場份額以環衛年服務金額計算
(三)廣東省-環衛市場項目機會扔待挖掘
總體而言,廣東省80%以上的環衛項目合作年限在3年以下,也就是說大量環衛項目在1-3年內到期,E20研究院數據中心通過觀察發現,到期項目有部分已經更換了社會資本方,企業可重點關注預到期項目獲得市場機會。
雖然廣東省的環衛市場約有30%的份額被本地企業握在手中,但是其環衛PPP項目卻被啟迪桑德、中信環境、中聯重科、鐵漢生態等外地企業紛紛拿走,這些項目分布在河源市、梅州市、汕頭市、韶關市和陽江市;這些地方的其他項目是否有實現PPP的潛在機會?接下來又將有哪些企業入駐廣東環衛市場?廣東環衛市場的集中度及未來走向如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