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一邊是危廢處置需求的不斷增加,另一邊是相應企業的優勝劣汰,這也是危廢處理行業熱潮期的正常景象。按照以往的經驗,堅守品質硬核的創新型企業,方能成為終的勝利者。
從“吃不飽”到“吃不下”,走到十字路口的危廢處理在2018年有了新課題。
作為“環保后一塊蛋糕”,危廢處理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運輸、處置、貯存、再處理、檢測等環節。根據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危廢可分為46大類上百種,不同類別的盈利能力、技術工藝都不盡相同。根據專業機構按照危廢產量占工業固廢產量的比重來測算,近兩年我國的危廢產生量有望攀升至9500萬噸左右。雖然與一般固廢物相較,危廢總量較小,但由于其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等特征,危險廢物對環境的帶來的影響遠遠高于一般固體廢物。
在過去的一年里,生態環境部新增了包括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危險廢物也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管理范圍內。緊隨其后的是“清廢行動2018”轟轟烈烈拉開架勢,加強了對固廢以及危廢產生企業的監管和督查,大量被查出來的固廢危廢將進入正規處置渠道。在長江經濟帶沿岸地區,工信部也對工業固廢展開大排查。同時,新版《環境保護稅法》頒布,山東、四川、廣東等省危廢相關細則紛紛落地。
一系列扶持政策、專項督察在推動行業規范的同時,也從市場層面帶來了危廢處置價格的上浮波動。目前,環保行業盈利率普遍在10%左右,而危廢處理的盈利可達到40—50%。而這也意味著在環保圈里,危廢處理早已被視作利潤奶牛。據E20環境研究院等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危廢產量或達1億噸,按照2500元/噸的處置價格計算,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
按照每年超1億噸危廢實際產生量,理論上危廢處臵資質有近3000萬噸的缺口。截至2016年底,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準經營規模接近6500萬噸/年,危險廢物持證單位實際經營規模達到1627萬噸,但僅200余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就已超過3299萬噸。而在危廢跨省轉移處理流程復雜的管控約束下,在工業生產比重較高的地區,依靠區域內部的處理消化來實現市場的供需平衡,已逐漸“捉襟見肘”。
造成處理能力缺口巨大,很大程度上源于危廢處理擁有相對較高的資質、技術和資金壁壘。高收益與高風險同在,千億蛋糕“好看”卻“難吃”。通常來看,危廢處理項目從規劃、環評、審批到投產,通常需要3—5年,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而以焚燒為例,每噸危廢物處理產能投資額高達3500-6000元。隨著危廢許可證制度修訂,危廢收集證大幅度擴容,產廢企業被鼓勵自建設施,將使危廢產業進入利薄時代。
盡管包括東江環保、雅居樂環保、光大綠色環保在內的初見雛形,但危廢處理仍未擺脫“散、小、弱”的面貌。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危廢處理行業施行資質管理制度,目前總計2100多家企業獲得資質。其中,逾8成企業日處理危廢能力低于52噸,僅不到0.38%的危廢處理企業處理能力超過千噸/日。
對危廢處理企業來說,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已成為重要課題。一方面,相關部門正建立健全法規標準,并制定相關策略,同時中央預算內資金將針對某一些類別專向類和重大項目對危廢處置予以支持;另一方面,除了以滿足危廢處置市場“量”的核心需求之外,如今更多的市場主體開始發揮作用,朝著提升危廢處置“質”方向開始發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