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督查】日前,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山西省開展環保督察“回頭看”,為山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大助力。近兩年來,山西省堅決貫徹落實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從3700萬山西人民的切身利益出發,堅定走好綠色發展之路,奮力建設美麗山西,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環保倒逼轉型發展力度不斷加大,環保制度建設日趨完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都在經歷著一場生態文明的洗禮。
“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要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污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方面采取超常舉措,、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視察山西時指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出路。今天,放眼三晉大地,生態文明建設已經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山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由相互對立進入相互促進的新時期。
讓綠色成為美麗山西“底色”,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作為山西省會城市,近年來,太原市生態環境保護連出重拳,環保治理倒逼轉型發展力度不斷加大。先后出臺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建筑廢棄物管理等條例,大力提升生態環保法制化水平。今年1月至9月,全市綜合污染指數下降12.9%。同時,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汾河支流體系綜合治理,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忻州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忻州的實施方案》《忻州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全面開展“控煤、治污、管車、降塵”。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涉及忻州的11項整改任務,目前,7項已銷號,4項中長期整改任務均達到序時進度。
大同市致力于“天藍”“地綠”“水清”工程,生態環境取得明顯改善,今年1月至9月,環境空氣質量排全省,“大同藍”已經成為這個傳統“煤都”的新名片。
呂梁市扎實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圍繞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戰役”,持續開展工業污染源治理等“八大攻堅戰”,集中查處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環境質量惡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晉中市以生態治理倒逼轉型發展,在榆次區開展“以醇代煤”試點工程,市城區將基本淘汰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
朔州市新能源發電總裝機402.9萬千瓦,占全市電力裝機比重達到38%。該市資源環境類6項指標中,5項指標已達年度目標要求。1月至10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15天,比例達到77.3%、高于考核指標5.9個百分點。
陽泉市結合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制定《關于貫徹落實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省委督導檢查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雙百日攻堅”行動方案》《改善環境質量十項非常措施》系列整改措施。目前,已完成7家電廠20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及36家重點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1月至9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68起,環保倒逼轉型發展的機制正在形成。
長治市圍繞大氣、水、土壤三大重點,出臺了《長治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頒布實施了《長治市辛安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入圍“國家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入選國家北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晉城市在思想上形成了“環保不好、全局不保”的共識,完善大氣污染防治五級網格化監管體系。禁煤區面積由原來的41平方公里擴展到109平方公里,實施燃煤和燃煤設施“雙清零”。
臨汾市制定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實施工業企業治理、燃煤鍋爐整治、清潔取暖改造、散煤治理、面源污染整治、機動車污染防治、水體環境提標、土壤環境修復等新的“八大工程”??諝赓|量不斷改善。
運城市先后召開11次市委常委會,強化市縣聯動執法核查,分批次對縣(市、區)、開發區突出環境問題開展拉網式、地毯式集中核查。截至10月中旬,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與上年同期相比,綜合指數下降11.5%,1月至9月,全市優良水質斷面比例45.45%,較考核目標高出9.09個百分點。
綠色發展不動搖,美麗山西定可期。在鐵腕治污力度不斷加大的同時,山西省實行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失職追責”的督查機制。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進一步厘清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環保工作職責,形成高位推動環保工作的合力,用改革辦法筑起了源頭嚴防、過程嚴控、后果嚴懲“三道防線”,污染治理走向標本兼治,生態文明建設昂首邁上新臺階。
原標題:“回頭看”助力山西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