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E20研究院曾提出,環衛一體化包括多個維度的整合,一是區域維度,不同區縣、不同城鎮、城市和鄉村的環衛服務都將整合為更大體量的項目。二是鏈條維度,環衛上下游,包括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垃圾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都有整合的趨勢,即傳統“小環衛”逐漸向“大環衛”轉變。
10月26日,江蘇省泗洪縣城鄉環衛和生活垃圾分類一體化PPP項目發布了資格預審公告。據了解,該項目是江蘇環衛+垃圾分類PPP項目,資格審查時間定于11月19日。
8617.98萬元/年,泗洪縣環衛和垃圾分類一體化PPP項目特別在哪?
先來看下項目概況。
據了解,該項目囊括泗洪縣城區,服務內容包括環衛保潔服務,具體包括道路(主次干道、慢車道、人行道、人行道-墻)、綠化帶區域和商業廣場的清掃保潔,河道水面的白色漂浮物清理,生活垃圾二次轉運(除餐廚垃圾外),公廁運營管理(含吸污作業)以及計劃實施范圍內的生活垃圾分類服務。項目總投資7000.3萬,年服務費8617.98萬,服務期限16年。
從服務內容可以看出,該項目圍繞“環衛服務”主線,向垃圾分類領域延伸,呈現出 “環衛+” 的典型特征,也代表了城市管理綜合化的趨勢。
早在201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曾聯合下發《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37號),提出引入市場機制。《意見》明確指出,“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管理。鼓勵地方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推進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公共交通、便民服務設施等的市場化運營。推行環衛保潔、園林綠化管養作業、公共交通等由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逐步加大購買服務力度”,環境綜合治理市場化改革拉開序幕。
自此之后,環境綜合治理市場化項目開始陸續出現,并逐年增加。具有代表性的項目為2017年年中完成招投的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松山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項目”,該項目也是“環衛+”項目的代表之一。
該項目服務內容涵蓋“環衛保潔服務、綠化養護服務、保安服務、市政設施維護服務”等四大類30多個小項;服務范圍包括松山湖區域9個片區,生態園區域5個片區,年度服務費用達1.77億。
“環衛+焚燒”、“環衛+某某”…“環衛+”項目接連出現
除了上述的江蘇省泗洪縣城鄉環衛和生活垃圾分類一體化PPP項目和松山湖城市綜合管理服務項目以外,近5個月,“環衛+”項目接連放出,“環衛+焚燒”、“環衛+市政服務”、“環衛+市容管理”、“環衛+填埋”、“環衛+垃圾分類”……典型項目如下(不完全統計):
2018年6月14日,啟迪桑德中標山東泰安“寧陽工業園區環衛一體化綠化管養統籌管理及城區市政設施養護項目”, 該項目的服務內容包括:寧陽工業園區的綠化管養統籌及垃圾清理;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工業垃圾收集;市政道路及附屬設施維修;市政管道清理維修及井蓋管網維修等,10年服務費達3.72億元。
7月26日,博世科中標廣西蒼梧縣縣城清掃保潔、縣及轄區內鎮村垃圾收運及末端熱解處置投資與委托運營特許經營權項目,服務內容包括:縣城道路清掃保潔,縣城、鎮、村生活垃圾收運,片區熱解處理中心運營管理,村級垃圾處理中心運營管理等,項目總投資2億。
8月30日,河南省三門峽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發布招標公告。9月25日,資格結果公告發布,兩個標段共有包括中環潔、錦江生態、北京環境、龍澄環保、僑銀環保等在內的11家企業入圍。該項目的服務內容包括:三門峽市市區環境衛生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收集與清運、公共廁所運行和管理、垃圾中轉站運行和管理、湖濱區等各轄區所管鄉鎮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和垃圾收運、三門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及運營。項目總投資達7.7億。
9月1日,河南省滑縣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與靜脈產業園垃圾焚燒發電一體化PPP項目發布招標公告。9月26日,該項目資格預審結果出爐,河南省二建集團、中國電建集團、三峰環境、康恒環境等4家企業入圍。項目的服務內容包括:滑縣境內除縣城現有保潔面積外的所有區域的鎮區、村鎮連接道路和村莊、溝渠水面等生活垃圾的清掃保潔、收集和運輸、處置工作以及環衛設施的維護,各鄉鎮物業小區外的垃圾運輸以及滑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及運營。項目總投資達4.5億。
9月11日,廣東省英德市“互聯網+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項目的服務內容包含市區、鎮區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轉運;垃圾滲濾液收運;公廁保潔;中轉站的新建、改造、管養;城區2m以下牛皮癬清理;城區市政園林養護等,總投資約1.77億。
9月13日,江蘇省南京市和鳳鎮農村環衛市場化外包和垃圾分類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項目的服務內容包括:和鳳鎮內的村莊保潔、村莊垃圾收集清運及全鎮垃圾外運以及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等。項目的采購預算為1054.46萬元。
9月25日,博世科中標廣西賀州市城區主次干道清掃保潔、垃圾清運、中轉站及公廁管護、垃圾填埋場運營等作業市場化服務采購項目,項目10年總金額約5.8億元。
……
“環衛+”或成環衛市場新特征
伴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環境容量問題也逐步凸現,十九大后,“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已然正蓄勢待發,環衛成為人民眼中“美麗中國”的直接體現之一。傳統的環衛行業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發展,影響了效率,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應運而生。
環衛市場化運營逐步走上正軌后,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帶來了一體化項目的火熱。近年來,環衛PPP項目嶄露頭角,不少企業開始進行橫、縱向延伸,運營服務與裝備制造聯動助力,城鄉二元對立結構順利打破,區域布局和業務范圍雙雙擴大,環衛一體化成環保新“藍海”。
E20研究院曾提出,環衛一體化包括多個維度的整合,一是區域維度,不同區縣、不同城鎮、城市和鄉村的環衛服務都將整合為更大體量的項目。二是鏈條維度,環衛上下游,包括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垃圾處理以及垃圾分類等都有整合的趨勢,即傳統“小環衛”逐漸向“大環衛”轉變。
近五個月放出的“環衛+”項目,不管是“環衛+垃圾焚燒”、“環衛+市政服務”、“環衛+市容管理”、“環衛+填埋”,還是“環衛+垃圾分類”,大體均圍繞“環衛服務”主線,向“垃圾焚燒”、“市政服務”、 “市容管理”“垃圾分類”等領域延伸, “環衛+”或將成為環衛市場新特征,環衛市場也正從小環衛向大環衛逐漸轉變,環衛一體化融合趨勢不斷增強。
E20研究院指出,在環衛一體化趨勢增強的同時,項目體量也會日益增大,這對環衛公司綜合管理能力、資金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資能力強、產業鏈協同效應強、管理經驗豐富、政府資源良好的企業有望成為,行業資源有望向產業進一步集中。同時,在這種趨勢下,環衛公司需要在更大領域上開拓業務、形成產品、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