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清算生態賬,管好垃圾那些事兒。歐洲一股“Plogging”風席卷而來,成就了“拾荒慢跑”新風尚;無人問津的塑料垃圾,搖身變成電動越野車;出售無門的塑料泡沫,身價暴漲成搶手貨。一切,都在于選擇。
聽說,剛剛過完國慶小長假的一些游客對福建崳山島月亮灣可謂記憶猶新。是風景太好,還是食物太美味?更多是因為,4年前和4年后的現在,這個有著美麗的名字——月亮灣的地方,徹底顛覆了游客的認知。
曾經,這里還是堆滿了塑料、漁網、泡沫等垃圾的沙灘,就算崳山島有著“中國美海島之一”的美譽也讓很多人提不起興趣。如何立足“碧水金沙”,完成生態旅游的綠色轉型?4年的成效令人欣喜。
從“垃圾”灣到網紅度假勝地,如今近千米的海岸線已經看不到垃圾的身影,并且建成了650多畝集生態種植和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業園。據村民回憶,光是清理沙灘上堆積成山的垃圾就出動了幾輛挖掘機,花了數個月的時間,現在也會對垃圾進行定期清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月亮灣變形記充分詮釋了這個理念,而垃圾處置現在是清算生態賬首當其沖的目標之一。說起垃圾處理,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智能積分兌換的垃圾桶,忙忙碌碌的環衛清潔工,電動化垃圾清運車,各地興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逐漸單獨收集的餐飲廚余垃圾,或者是花樣百出的垃圾分類宣傳,等等。
當“垃圾”兩個字與“時尚”掛鉤,誰能預料到會有什么樣的火花呢?
Plogging這個流行詞的出現初算是個意外,但是這股“健身+公益”的綠色風終于還是從歐洲刮向了中國。越來越多的國內跑步愛好者加入了“拾荒慢跑”的隊列,更有奧運王麗萍親曬“成績單”,引發更多人對這項撿垃圾運動的關注。
“為什么不效仿歐洲,加入Plogging大家庭”,“記得給我點贊,歡迎更多人行動起來”,“快來消耗你的卡路里”,“給你介紹一種新的肌肉拉伸方式,簡單的蹲下、撿起”,“希望有一天,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中散步”……他們說,這是“潮酷的健身方式”。
垃圾,可以很高能。
荷蘭兩夫妻Liesbeth和Edwin ter Velde就計劃自己建造完全由太陽能驅動的電動越野車,來完成到南極的長途旅行。更酷的是,他們收集廢棄塑料制品,利用3D打印機,設計了一種名為HexCore的新材料,建造他們的“太陽能旅行者”。
“零浪費”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選擇,就如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共享單車輕時尚、“零餐具”的綠色選擇、快遞漂流箱的新實踐、生活垃圾的分類回收,都屬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垃圾,也可以高biger。
也許你都沒有想過,很多人眼里不值錢的垃圾能賣出萬元高價。上海奉賢區卻將這種不可思議變成了可能,賣不上價格的廢塑料泡沫,搖身變成供不應求的出口工藝品,每噸售價更是突破了萬元大關,成為受海外市場追捧的精美畫框、裝飾品。
據介紹,經過分揀、破碎、造粒、加工、組裝等工序,這些來源于垃圾的產品質量能完全達標。從來源上看,這些塑料制品每年差不多能在代替實木原材料方面,節省200多萬顆樹木,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向統一。
讓垃圾“轉身”,為垃圾“充能”。
轉換價值觀,接受新理念,垃圾“錯位資源”的標簽要真正起到引導再利用的價值。不再亂扔垃圾,不再混裝垃圾,隨手做好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投放工作,助力垃圾成為再生材料、生物油、肥料、發電燃料、沼氣等種種再生資源,成為題中之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