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環衛清潔】伴隨著環衛服務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及更多企業的加速涌入和布局,環衛市場化趨勢越來越突出。環衛行業逐步出現了將清掃、保潔、中轉、收運、處理進行一體化打包的項目。一體化的產業趨勢,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也為企業未來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
5000+企業進軍環衛市場 環衛一體化讓企業“腦洞”大開
近幾年,受國家政策的影響,環境產業實現了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環境治理需求也不斷突顯出來。與需求相關,很多新興產業市場也逐漸被釋放。如環衛服務市場發展速度飛快,已經成為近期固廢產業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中國固廢網項目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所有中標的固廢項目中,環衛相關項目占比多。目前已經有5000家以上的企業進軍環衛市場,市場表現活躍。
伴隨著環衛服務市場需求的不斷釋放,以及更多企業的加速涌入和布局,環衛市場化趨勢越來越突出。環衛行業逐步出現了將清掃、保潔、中轉、收運、處理進行一體化打包的項目。而相對以往單項目模式,這種一體化的項目模式更受市場和政府的青睞。E20研究院固廢產業研究中心總監潘功指出,受這種行業趨勢的影響,行業內企業的角色也在隨之發生變化。一體化的產業趨勢,不僅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想象空間,也為企業未來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環衛市場化空間將超過3000億元。
從前端向后端延伸
今年環衛市場化速度提升更加明顯,大體量項目及PPP項目數量也在增長,可以預見的是,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為適應市場需求,直接的轉變來自于老牌環衛企業,他們大多從保潔、綠化等市政服務業務發展而來。E20研究院認為,這類企業大多從門檻低、競爭激烈的保潔服務中脫穎而出。擁有豐富的項目經驗,具有較強的管理運營能力。但受傳統環衛市場規模較小的限制,發展受到一定的瓶頸限制。
環衛一體化市場的推進,為這類企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突破口,向產業處置端做業務的延伸布局。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如北京環衛、僑銀環保、玉禾田、新安潔等。
其中,諸如北京環衛這類地方國有環衛企業,相對其他類企業而言,由于背靠政府,資本實力相對較雄厚。北京環衛開創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大環衛、全覆蓋、一體化”服務模式,形成了符合首善要求、首都標準的“京環模式”品牌。
北京環衛在前端垃圾的清掃、收運等基礎上,很早就開始了向產業鏈末端延伸的市場布局。已經擁有多個垃圾焚燒廠及大量外地的填埋廠,已簽約在建及投入運營的環衛基礎設施達53個,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近4萬噸/日,日實際處理生活垃圾近3萬多噸;運營管理的阿蘇衛填埋場是國內大的垃圾填埋場,高峰時期每天填埋垃圾超過5000噸;南宮堆肥廠是大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日處理生活垃圾超過2000噸;已簽約的新疆烏魯木齊米東區固廢處理綜合項目,建成后生活垃圾處理規模為6000噸/日。
目前北京環衛已經從一個單一的傳統環衛服務運營商轉變成了全產業鏈的環境綜合服務商,從一個北京本地環衛企業發展成為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全國性環境實業集團。
僑銀環保是傳統環衛保潔企業的典型代表。去年,拿下投資達67億元的全國大環衛PPP項目,讓僑銀環保真正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經過17年的產業積淀,僑銀環保有很好產業基礎。針對目前環衛市場的發展特點,僑銀環保提出了四個一體化:城鄉環衛一體化、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管理維護一體化、生產生活污染防治一體化、規劃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這也是僑銀環保在做產業鏈后置布局中,很重要的規劃思路。
在以道路清掃保潔收運為主的產業鏈條中,僑銀環保已經具有多個后端垃圾填埋場等終端處置單元。在以生活垃圾、廚余垃圾(有機垃圾類)為主的產業鏈條中,僑銀環保借助園林業務優勢實現有機質末端堆肥處理后的歸土,使得有機垃圾處理形成一個循環閉環鏈條,成功完成產業鏈的后置。
從后端向前端延伸
不僅很多傳統環衛企業通過產業鏈延伸,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更多產業鏈后端的固廢垃圾處理企業,也開始不斷把業務向產業鏈的前端延伸。目前表現比較突出的是垃圾焚燒企業,E20研究院認為,這類企業資本規模雄厚、品牌效應較強,有穩定的政府客戶資源,可通過打包處理環衛項目迅速提升市場份額。
這其中,啟迪桑德是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作為2017年度固廢影響力企業,啟迪桑德一直立志于打造固廢全產業鏈的閉環,通過物聯網和互聯網連接傳統環衛、供應鏈服務、社區服務、生活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等五大業務。自2014年起,啟迪桑德就積極在環衛領域進行布局,并開始環衛云平臺建設。經過3年多的發展,啟迪桑德線下已經成立了遍布全國的百余個項目公司。從目前啟迪桑德市場表現來看,其在環衛板塊的布局主要通過大額的環衛PPP訂單,以及市場并購來實現。根據啟迪桑德近年來的年報顯示,2017年啟德桑德環衛板塊業務營業收入達到17.88億元,與2016年相比激增125%,同時環衛板塊收入占到全部業務收入的19%,較2016年也提高了近8個百分點。公司對環衛板塊業務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啟迪桑德董事長文一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公司正在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打造可盈利的環衛一體化模式。希望用市場化的方式,從垃圾收運、處理、終端利用進行全鏈條的布局,并打造一個財務成本能夠覆蓋、不依靠政府補貼實現盈利的環衛一體化模式,進行大面積區域化的布局。
如果說環衛市場化進行的推進,不斷促使企業“腦洞”大開的話,啟迪桑德無疑是腦洞開的前衛的代表。
在搶占炙手可熱的環衛市場之后,啟迪桑德目前已經占領垃圾分類市場高地,推出集垃圾分類、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廣告和社區服務“五位一體”的好嘞社區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垃圾分類回收業務模式,減少中間服務增項環節,并在安徽蚌埠得到成功示范,目前已在蚌埠落地50個好嘞亭。文一波曾預計,到2020年,垃圾分類市場將釋放超過200億,未來,在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支撐下,啟迪桑德有望將垃圾分類、環衛、再生資源產業鏈條打通。而E20研究院分析認為,垃圾分類或將成為環衛業務領域重點發掘的價值板塊。
當然,啟迪桑德的布局還遠不只這些,不僅大手筆收購大量的環衛企業,啟迪桑德還將目光聚焦到物業領域,如以1398萬元收購青和物業60%的股權,這家企業在管項目50余個,面積總計1000余萬平方米,涵蓋安徽合肥、蕪湖、宣城、桐城、六安、蚌埠、巢湖等地,是中國清潔服務行業。這樣的市場布局,是啟迪桑德將產業鏈從環衛再向前延伸的更深入探索,將環衛服務再向前推進100米,由小區紅線直入居民家中,同時進軍供應鏈服務和社區服務。
從關注環節到關注業務范圍
在E20研究院發布的《環衛行業市場分析報告》(2018版)中,將環衛一體化按照不同緯度清晰的劃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也是企業未來在做產業鏈延伸布局時的重要參考路徑。《報告》強調,環衛一體化包括,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以及城鄉一體化。縱向環衛一體化強調的是環衛業務環節的一體化,而橫向環衛一體化和城鄉環衛一體化強調的是環衛業務范圍的一體化。
如前文所述的前端向后端,后端向前端的產業鏈延伸,主要強調的還是縱向環衛一體化。事實上,目前環衛市場中,很多企業在橫向一體化方面,已經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布局,如北京環衛運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垃圾智慧分類;啟迪桑德提出的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利用的“兩網融合”模式;僑銀環保在環衛一體化項目中,實踐的包括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及清運、公廁運營管理維護、綠化管養維護、河道濕地管養維護、景觀亮化運營管理維護,如合同額達67億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環衛一體化PPP項目。類似僑銀環保在昆明項目的實踐模式,也有望成為環衛市場化的一個新趨勢。
E20環境平臺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谷林認為,環境問題關系人民福祉的根本利益,城鄉一體化也是解決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必由之路,隨著環境治理的深入,環衛的城鄉一體化也必將是環衛市場化發展的重點方向。因為一體化對企業綜合能力有更高要求,未來市場的并購與競合趨勢也將進一步加劇。資金實力強、品牌效應顯著,在環衛某個環節具有深厚積累的企業將占據更多優勢,大企業的戰略擴張不可避免,一些靠關系“餓不死、做不大”的企業將退出市場,技術型企業將憑借自己的“核心優勢”贏得更多與大企業競爭與合作的籌碼。
總之,環衛行業未來市場的想象空間巨大,如何更好的將釋放出來的利好落地實踐,還需要企業更多的探索。在政策的不斷推動下,不僅僅垃圾分類會成為環衛市場的重點增值領域,智慧環衛、智慧公廁等等也將是未來很好的市場拓展點。